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二 )


“用火”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文化的进步。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周口店遗址是探索人类演化史
最重要的宝库之一,
然而这里也有着一些遗憾。
继裴文中之后,
1936年贾兰坡在仅短短11天内,
便又发现了三颗“北京人”头盖骨,
让周口店遗址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而就在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
达到最高峰之时,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在转移保存的过程中不幸丢失,
80年来始终找寻未果。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为周口店遗址考古发掘献出了毕生精力的
裴文中和贾兰坡
终生没有放弃寻找,
1998年贾兰坡等1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起世纪末大寻找,
希望能找回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
却无果而终。
这也成为了所有考古人的遗憾。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让人们略感欣慰的是,
在头盖骨化石转移前夕,
技工胡承志曾连夜进行了复制。
没想到他竟成最后一个见到
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中国人。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也正因胡承志复制了这些标本,
我们才能在今天
有幸一睹“北京人”头盖骨的风采,
并从这颗未成年个体的头骨骨缝等研究中得知,
北京猿人平均寿命在20岁左右。
虽然北京猿人的化石中
绝大部分是青年,
但有一位女性长者却达到了50岁左右,
所以雕塑家以她为原型
塑造了一位“祖母”的形象,
来作为“北京人”的一个代表,
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
中学历史课本中那张“北京人”的雕塑图片。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除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复制品,
其实国内还有一份极为珍贵的
“北京人”头盖骨原生标本,
被精心保存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这是目前唯一的
“北京人”头盖骨原生标本,
它的背后凝结着一位考古泰斗
的家国情怀和毕生心血。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1966年,
已过花甲之年的裴文中
再次主持周口店遗址发掘工作,
这期间,
他和考古队员们找到了两块宝贵的头盖骨碎片。
极为巧合的是,
这两块标本竟然能与1934年发现的
另外两块头盖骨碎片复制品拼接起来,
构为一个更加完整的头骨。
曾震惊世界却又离奇失踪的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竟以这样的方式得以延续,
这正是考古的魅力,
更是对裴文中等老一辈考古人
一生不断追求探索的最大褒奖。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自1929年12月2日
“北京人”第一颗头盖骨出土后,
周口店的考古工作从未停止。
而后裴文中等考古人员
又在龙骨山顶部发现了一个新的洞口,
因其位于“猿人洞”上方,
故为其命名“山顶洞”遗址。
与“猿人洞”遗址的情况有所不同,
山顶洞遗址中发现有鱼的遗迹,
这表明鱼可能已经进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