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匠心守护,让古建筑传承城市文脉( 二 )
开化寺大雄宝殿楠木模型,是常年在故宫参与修缮的木工师傅团队,耗时近三个月完成的。一块块小木料,经过他们的精雕细琢,专业构建,就变成了一座玲珑剔透的微缩古建筑模型。他们和木头打交道三十多年,从木工学徒到在故宫参与建筑修缮,从事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大木头”的活儿,后来开始由大转小的木工精细活。多年来,团队参与制作的一百多个古建木模型作品,每座的构造都印在的脑海里,从屋檐翼角到梁柱窗棂,一遇到“难处 ”,师傅们能琢磨整晚不睡觉。但只要一看到完成的古建筑模型,尤其是看到更多人喜欢它们,大家就感觉所付出的心血都值了。守护古建筑,让更多人爱它承载的中华文化“中国古建筑不仅是建筑,也是中国历史的记忆和文化载体。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新建筑不断涌现,古建筑不断老去,并逐渐消失,留住它们是北京建工一直在做的事情。所以今年服贸会上,我们把古建模型带到了展会现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建筑文化和北京建工人的技艺和情怀。”北京建工智能建造中心副主任杨震卿认为,在多年的古建修缮的工作中,北京建工一直在探索传统与数字化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建工人更能切身体会到历史与现在的对话,过去与未来的畅想。
文章插图
古建筑数字测绘。北京建工集团供图
文章插图
古建筑模型。北京建工集团供图
文章插图
【 中国经济网&匠心守护,让古建筑传承城市文脉】师傅正在制作古建模型。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王蒙摄中国古建筑中那些飞檐、大柱、窗棱,常常令模型制作师傅们陶醉,使他更加的热爱这些凝固的“历史宝藏”。中国有博大精深的建筑史,每一栋古建筑背后都有一个时期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特色。用模型把古建筑留下来,是一份保护文化的责任,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每每看着自己和伙伴们一起完成的古建模型,师傅们就在想,要是能让它们走进博物馆、学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魅力,该有多好呀!谈到技艺传承的话题时,模型制作团队的师傅们不无忧虑地说,现在生活节奏快,古建修缮特别是古建模型制作更不会受到年轻人的关注,这是个坐着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活,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关注古建筑,并喜欢上古建筑。让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希望国家能多重视古建筑行业人才的培养。李万博表示,是什么支撑这些老师傅们十年如一日,二十年如一日,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我们把它归结为情怀,通俗一点就是热爱。成为他们骨子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一个事业的热爱,更是对古建筑的一种执着。“近年来,古建工程分公司探索教学、科研、施工融合发展。公司与江苏建院等高校深度合作,联合定向培养人才,接收优秀毕业生三十余人,接受五人次教师挂职锻炼,承接古建专业一百余人次学生岗前实习,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李万博介绍,在管理上古建工程分公司注重品牌形象和团队建设,摒弃盲目化发展和世俗商业化的观念,科学、有序推进,让工匠精神得以传承,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充实企业发展进步的精神源泉。古建专业,是一个特色专业,小众领域。传统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更是小众中的“冷门专业”,但它不仅为众多尚存的古建筑修缮保护提供了参照和遵循的依据,还具有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是个特别值得做的事业。李万博也坦言,一个小众行业,要让人了解并热爱,他们作为企业在努力,也希望更多社会力量来关注古建筑保护这个事业,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彰显中国工匠精神而努力。(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周宇宁 王俊杰)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