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在1987年,曾经给苏武先生写了一幅五言联,内容为:
翰墨惊千秋
词书通今古
文章插图
【 书籍$启功先生“翰墨惊千秋”五言联赏析】上联化用曹丕文章中的句子。
翰墨,义同“笔墨”,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这段话的大意是:
文章,是关系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
人的年龄长短有期限,荣耀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很难传给下一代。这两样东西都会终止,有一定的期限。
文章却可以永久流传,没有穷期。
文章插图
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观念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
后来,翰墨千秋香,意思就是书画艺术的魅力永远流传。
不单曹丕对文章的价值和作用给予了从未有过的崇高评价。
而且后来的文人,也非常看重文章的影响和意义。
文章插图
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曾写过一首诗《题偶》: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做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情,其中的甘甜苦楚只有自己知道,而各位作者都是有不同地位的人,不会是空有虚名的。
文章插图
从以上二人的观点可以看出,写文章并不是一件随性的事。
如果写文章仅仅是让自己看,当作日记一样,那么你可以率性而为,但如果你的文章要面世,要让其他人去读,那就要慎之又慎。
如果不负责任的胡编乱写,那么文章写出来就会贻害无穷。
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对这种写文章不负责任的人,就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启功先生在这幅五言联中,就表明写文章与做人一样都要谨慎恭敬。
文章插图
下联“词书通古今”也有出处
诗人楚石梵琦《和渊明新蝉诗》曾这样写:
新蝉何处来,鸣我高槐阴。 流水欲入屋,好风自开襟。 床头一束书,壁上三尺琴。 琴以散哀乐,书以通古今。
诗人一开头,借蝉来表达自己高洁傲世的情怀。
然后写自然界的流水好风,充满了人情味。它们想要进入我的房间来探望我,又让我胸襟开阔,心下明净。
文章插图
第三联,写家中的陈设,有书友琴,但是室主人的高雅。
第四联,琴让自己抒写哀乐,而书籍呢,让自己博通今古,知识渊博,通达明慧。
这是读书的真正意义,西方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也说过类似的话。
启功先生在下联中,借此表达自己对书籍的喜爱,以及读书带给他的人生快乐。
- 兰竹图$蒋凤白先生笔下的兰竹图:画竹凛劲节 画兰挹清芬
- 牡丹亭@悼张继青先生:只有保护好昆曲这门艺术,才是最好的告慰
- 张猛龙碑$启功论书诗29:大字正书之祖《瘗鹤铭》,地域有南北书法无派别
- 先生#全国艺术名家邀请展—— 陈军琪中国画作品赏析
- 鸡公@孙竹篱先生的诗书画:情钟万物 画寓诗境
- 中华诗词$魏延胜先生诗词小辑
- 书籍#很多人不会读书,如果早点看到它,也许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 刘永杰@丹青意造本无法,画中有诗,气韵生动,王剑勋先生的艺术人生
- 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的“笔杆子”,比“清四家”更胜一筹,启功:我是学他的
- 西野@文汇学人|杨先国:渊默诗人王西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