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稍微了解一下宝石山的历史,就会知道这里有一处长达50多米的摩崖石刻,又叫宝石山造像,是西湖石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宝石山摩崖造像始建于元、明两个时期,原有造像20龛28尊,题刻6处,可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毁坏殆尽。
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文章插图
前两天正好路过这里,就认真的来回观察了几遍,果然大部分都已经仅剩一点佛像的残迹,正准备唏嘘几句时,突然没忍住就笑出声来。或许是谁出于善意吧,本意是想修缮,结果却显而易见。这座“大腹便便”的佛身上,被人为“糊”上一个“恶搞表情”版的弥勒,虽然看上去颇为邪魅,但终归带点神韵,还能猜出来。
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文章插图
其他几具就有点十分抽象了,也不知道“作者”是谁,我竟然隐隐感觉他是日本动漫迷,有几个表情实在是太“逼真”了。当然,个人觉得没有谁会故意破坏或者恶搞佛像,只能说这个“好心人”的火候未够,硬生生把好事“涂”成了笑话。
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文章插图
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文章插图
看过笑过,再来细品一下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两座,一为菩萨坐像:高约0.6米,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菩萨头束圆顶形磨光高发髻,顶置宝严,形状高尖,戴五叶冠,冠略前倾,缯带自肩头垂挂胸前。脸形稍长,弯眉直鼻,左侧鼻翼有损,双眼略睁,嘴角微抿,神情恬淡怡然,着双领下垂衣,敞胸,胸前束带,无结,两手置脐前结禅定印,左足押右股下作降魔跏趺坐。这尊坐像印相、发髻、冠式(包括缯带)的样式均与地藏菩萨像相近。
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文章插图
一为立像:像高约0.5米。立像僧人装束,光头大眼,鼻翼较小,薄唇微启,面露笑,显稚气。身着通肩长衫,胸腹部刻数道U字形衣纹,袖口扎紧,下身着裤,著鞋,双手屈肘上举齐肩,挑一杠,杠两头各挂一平底上圆的秤砣状容器,左腿前跨,右脚跟进,不知容器内装的是否经书?这尊立像最有意思的是人物的头顶升腾起一股云气,云端化现一结跏趺定印坐佛。此像姿态奇特,题材的民间色彩很浓厚。这尊僧人装束的雕像颇耐人寻味,从人物头顶化现坐佛看,他近乎一位神僧。
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文章插图
其实上面两段精致的分析,是我从网络上搜索来的,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就算看到完整的造像,往往也需要借助于说明才能“认识”。但是当我们看到被岁月侵蚀或者人为破坏的文物古迹,总会从心底里蹦出莫名的惋惜之情,从而产生对它的好奇心。
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文章插图
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文章插图
因为石壁陡峭,无论落叶或者积水,都在它们四周随意堆积和流淌着,以至于很多地方都长出一层青苔。
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文章插图
结跏趺&宝石山上的摩崖造像本是经典,奈何现在有几座却被“补”成了笑话
文章插图
在这些石刻的一头,有一口水井,也是古色古香的模样。但是井口却被封住,周边也没什么标注,在网上查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不知道网上看到此文的朋友老师,能解惑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