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拜年话儿

所谓“拜年话儿” , 在天津话语境中 , 不同于未加儿化音的“拜年话” 。 本文论述的“拜年话儿”并非单指春节时的祝福语 , 而表述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语言礼仪 。 在特定环境里 , 说“拜年话儿”为的是祈喜、迎喜而会喜 , 使彼此获得心灵愉悦 , 其之核心在于一个“喜”字 。 那么 , 就文字而言 , 首先要解析“喜”的本义 。
在甲骨文中 , “喜”字是由上下两个象形字组成的会意字 , 上半部是一面用牛皮蒙制放在架子上的大鼓 。 鼓 , 在古代多用于庆典 。 在战争中有“击鼓鸣金”之说 , “击鼓”即是进攻 , “鸣金”则是撤退 , 所以击鼓期盼着迎来胜利的喜悦 。 “喜”字下部的“口”表示在击鼓中将士们发出的呐喊 , 以及迎接胜利的欢呼声 。 “喜”字 , 从象形到会意 , 终无脱离“口”字 , 即使演变成小篆、金文 , “喜”的首部由“牛角”变成“吉”字 , 仍未离“口”字 , 会意喜从口出 , 故有“讨喜”“讨口彩”之意 。
【语言|拜年话儿】自古至今 , 人皆喜闻吉祥话 , 因在古人的认知中 , 吉祥话是在精神层面传递的趋吉能量、好运的预言 。 所以 , 凡遇婚庆、添丁、乔迁、进职、佳节等等 , 必言吉祥话、祝福语 。 譬如在旧时的士子阶层 , 逢人“喜事” , 无论言说还是笔谈 , 句句温文尔雅 , 无一不是“拜年话儿” 。 如:贺新婚之辞:“琴瑟交韵 , 鸾凤和鸣 。 鸿案相庄 , 白首齐眉 。 ”贺添丁之辞:“仰云三揖 , 恭贺麟喜 。 他年英物 , 昌大门闾 。 ”贺乔迁之辞:“莺迁华厦 , 燕贺爰将 。 宝地金屋 , 福履多绥 。 ”贺进职之辞:“官运亨通 , 扶摇直上 。 渊渟岳峙 , 国之栋梁 。 ”贺新岁之辞:“腊尽春回 , 潭第凝馨 。 德门聚顺 , 人寿年丰 。 ”天津人管这些贺颂之辞统称为“拜年话儿” 。
“拜年话儿”不是油滑的糖舌蜜口 , 而是一种社交礼仪 , 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好感 , 化解芥蒂 。 荀子有云:“与人善言 , 暖于布帛” 。 说好“拜年话儿” , 是一门语言艺术 , 更是社交的学问 。 古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 , 恶语伤人六月寒 。 ”恰当地运用“拜年话儿” , 更能体现出彬彬君子的语言修养 。
常言道:“好马长在腿上 , 好汉长在嘴上 。 ”好汉不仅有唇枪舌剑的雄辩口才 , 而更善用恭谦的温言顺语 , 以及真情表露的“拜年话儿” , 使干戈化为玉帛 , 使锦上添花 。 虽然“优言未必是实话 , 逆耳或许是真情 。 ”但是人们宁闻善意的谎言 , 也不愿听那些真实的恶语 , 此乃人性使然 。 “拜年话儿”使人心情愉悦 , 为人带来快乐 , 而快乐恰恰是幸福之本 。 所以 , 天津人的“拜年话儿”即是生活中的好言好语 , 好话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