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上交迎来特殊听众:细节筑就爱乐之城,让各“声部”人群感受城市长情与温暖( 二 )


“我是在上海彻底喜欢上当代音乐的,我还记得2013年在湖南路听到菲利普·格拉斯室内乐时的震惊,特别是《三岛由纪夫传》音乐响起时。以前上交在不同音乐厅的精彩演出就像一颗颗钻石,很漂亮但是很散;当上交迁至复兴中路有了固定演出场所后,这些钻石像被穿成了一串耀眼的项链。”更有趣的是,阿列还发现自己在意大利听过多次现场的指挥张洁敏,竟是上海交响乐团的驻团指挥——这位“老外”会员所经历的故事,正是乐团“音乐沟通世界”标语的缩影。
上交#上交迎来特殊听众:细节筑就爱乐之城,让各“声部”人群感受城市长情与温暖
文章插图

来自亚美尼亚的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助理马星星,则感慨于古典音乐正在逐渐融入上海年轻人甚至儿童的日常。“在国外我每次去看演出时,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在听古典音乐;而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观众席里有很多五六岁的小孩。有一场演出,我看到一个很小的孩子听贝多芬交响曲,在剧场里安静地聆听了60分钟,音乐落幕时他流下了眼泪。”亲眼目睹孩子也能被音乐的美如此感动,这让马星星坚信,“上海是一座能代表艺术未来的城市”。
眼下16岁正在读高二的左伊,十年前,就和马星星口中那些“五六岁的小孩”一样。当年,她每个周末都盼着去湖南路105号听一场室内乐,记忆最深的是音乐会开场之前的“抢位置游戏”。“当时的座位是一排排老式座椅,无法对号入座。所以我们要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以上去门口排队。有一次周末眼看时间来不及了,又打不到车,我和妈妈只能一路跑到演奏厅,那天晚上演的是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大键琴。”从过去“抢座位”到如今复兴中路的新厅建成,上交音乐厅的硬件提升了,左伊对古典音乐的爱也越来越深——她加入了上海夏季音乐节学生节日乐队,还开了乐评公众号,与上交继续相随。

作者:姜方
图片来源:叶辰亮
【 上交#上交迎来特殊听众:细节筑就爱乐之城,让各“声部”人群感受城市长情与温暖】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