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非遗之光:一寸缂丝一寸金

近日正在播出的古装剧《当家主母》 , 剧中的“主角”是一项世界级非遗技艺——缂丝 。 许多人对丝绸并不陌生 , 但对缂丝的了解并不多 。 作为唯一不能被机器替代的织造工艺 , 缂丝为何被誉为“被雕刻了的丝绸”?缂丝这项非遗工艺 , 如何展示历史的源远流长和文化的交融创新?
缂丝衣物犹如“雕刻”而成
在电视剧《当家主母》中 , 出现了经典的缂丝作品——《喜上眉梢》《万年如意图》等 , 缂丝的传承发展更成为全剧的主线 。 而故事的发生地苏州 , 自宋代以来就是中国缂丝工艺的中心 。 几年前的热播剧《芈月传》中 , 一件需要半年才制作完成的缂丝绣罗衫也让许多观众眼前一亮 。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告诉采访人员 , 缂丝是中国宫廷的御用织物 , 缂丝不是刺绣工艺 , 而是一种织造工艺 , 又称作“刻丝” 。 在工艺上 , 缂丝的最独特之处在于 , 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将织物细腻生动地展现 。 “通经断纬”的织法 , 通俗地说 , 就是根据图样变一色就要换一梭 。
在缂丝的织造过程中 , 工匠每遇到一种不同的色彩 , 会立即截断原有丝线 , 更换另一种色彩的丝线 , 这是织造的最难之处 。 所以 , 在缂丝作品中 , 图案与素地(没有花纹的地方)、色彩与色彩的接合处形成了明显的缝隙和孔点 , 细微之处显高低 , 犹如镂刻而成 , 富有立体感 , 故称“刻丝” 。 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 。
当遇上色彩斑斓的图案时 , 即使一幅简单的作品也需要数千次的“断纬”才能达到最基本的层次效果 。 而且 , 缂丝都是手工制作 , 耗费工时巨大 , “如妇人一衣 , 终岁方成” 。 因此 , 在古代有“缂丝贵比金玉”的说法 , 缂丝制作的服装和用品都是宫廷皇族和富贵人家所拥有的 , 都是艺术精品 。
2006年 , 苏州缂丝织造技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9年 , 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同样入选国家非遗为众人熟知的云锦和宋锦 , 部分可用机器代替人工 , 相比之下 , 缂丝的全手工打造尤显珍贵 。
这项技艺在中国发扬光大
【艺术|非遗之光: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这项技艺虽在中国发扬光大 , 但最初并非起源于东方 。
据专家考证 , 西方的缂织物最早出现在距今3000年前 。 中国技艺是以蚕丝缂织 , 而西方最早的缂织物是采用当地盛产的亚麻纤维作为原料 。 比如 , 现存公元前1世纪出土的埃及缂织都用麻线 。 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 , 埃及的缂麻织物向西亚各地和爱琴海一带出口 。
缂织技术传入中国 , 源于汉晋时期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缂毛工艺 , 已延续2000多年 。 1973年 , 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 , 据考古学家考证 , 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而更早的楼兰汉代遗址中曾出土的毛织物 , 也是采用“缂”法织成的 , 可见这种工艺历史之悠久 。
缂丝起源于何时 , 确切时间很难考证 , 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 , 早在中国汉魏时期就出现了 。 在蒙古出土的汉代“山石树”丝织的残片 , 它的织造方法“通经断纬” , 与北京双塔出土的宋代缂丝“紫汤荷花”完全一样 。
所以说 , 缂丝最早起源于欧洲 , 这个工艺从遥远的埃及和两河流域来到中国 , 与丝绸相遇后 , 诞生了一门新的艺术 , 中国人将这项技艺发挥到极致 。 当时欧洲人只是用羊毛织毯 , 即现在的挂毯 , 每厘米放置2—3根经线 , 而中国人把这种织法发展得更为精细 , 每厘米可根据需要放置30—80根经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