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了|颜真卿《祭侄文稿》:三百字泣血文稿仅七次蘸墨( 二 )


从整体上看 , 《祭侄文稿》更是一片狼藉 。 学校里老师倘若看到有学生写这样的书法 , 一定会呵斥他“埋汰” , 勒令他重写 。 但面对亲人的死 , 颜真卿不应当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 。 我们感觉到他手在颤抖 , 眼在流泪 。 文稿的力度、速度与质感 , 已经超越了“书法”能够控制的范围 。 所以它不是“书法” , 它是“超书法”——超越我们寻常意义上的书法 , 超越那些书房里生产出来的、优雅的、“完美”的、没有一丝破损与伤痕的书法 。 但它仍然是美的 。 用孔子名言形容它 , 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它的率性 , 并不掩盖书法内在的法则 。
尽管文稿写得那么匆促 , 但它依然有章法、有节奏、有结构 。 它行笔的抑扬顿挫 , 浓淡对比中的呼吸感 , 以及它连天接地的垂直美学 , 都是魅力的来源 。 只不过它们全部隐在后面 , 就像武林高手 , 他的章法、招数 , 都是隐而不现的 , 已经变作了他的本能 , 都化解在他的每一个动作里 , 出神入化 , 变幻莫测 。 《祭侄文稿》看上去没有“章法” , 却以气势磅礴的大结构 , 成就了它不可撼动的庄严 。
《祭侄文稿》的美 , 是一种掺杂了太多复杂因素的美 。 在它的背后 , 有狂风 , 有疾雨 , 有挣扎 , 有眼泪 , 有污秽 , 有血腥 , 有在心里窝了那么久、一直吼不出去的那一声长啸 。
寄情于笔
书就心底的爱与仇
颜真卿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书法家 , 还是作为一个历史中的英雄、一个信仰坚定的人写下《祭侄文稿》的 。 书法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其实都是“兼职” , 都不“专业” , 否则他们就沦为了技术性的抄写员——一个被他人使用的工具 , 而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 因此 , 假如有一个“书法史”存在 , 它也是和“政治史”“思想史”混在一起的 。 以唐朝而论 , 无论皇帝 , 还是公卿大臣 , 大多书法优秀 , 他们书写 , 并不是为了出“作品” , 而是为了传达思想、表达情感 。 “天下三大行书”——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寒食帖》 , 都是在某一事件的触发下写成的 , 都有偶发性 , 在偶然间 , 触发、调动了书写者庞大的精神和情感系统 , 像文学里的意识流 , 记录下他们的心绪流动 。
颜真卿不是用笔在写 , 而是用心 , 用他的全部生命在写 。 他把自己的一生 , 托付给了他手里的笔 , 让积压在心头、时时翻搅的那些难言的情愫 , 都通过笔得到了表达 。
语言的效用是有限的 , 越是复杂的情感 , 语言越是难以表达 , 但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 , 古人都交给了书法 。 书法要借助文字 , 也借助语言 , 但书法又是超越文字 , 超越语言的 , 书法不只是书法 , 书法也是绘画、是音乐、是建筑——几乎是所有艺术的总和 。 书法的价值是不可比拟的 , 在我看来(或许 , 在古人眼中亦如是) , 书法是一切艺术中核心的 , 也是最高级的形式 , 甚至于 , 它根本就不是什么艺术 , 它就是生命本身 。
就此可以理解 , 弘一法师李叔同 , 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 , 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 近代文艺领域几乎无不涉足 , 身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全能型选手、夏丏尊眼中的“翩翩之佳公子”“多才之艺人” , 遁入空门之后 , 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渐渐禁绝 , 唯有书法不肯舍弃 。 他的书法朴拙中见风骨 , 以无态备万态 , 将儒家的谦恭、道家的自然、释家的静穆融汇在他的笔墨中 , 使他的书法犹如浑金璞玉 , 清凉超尘 , 精严净妙 , 闲雅冲逸 。 连一向挑剔的鲁迅 , 在面对他的书法时 , 都忍不住惊呼:“朴拙圆满 , 浑若天成 。 得李师手书 , 幸甚!”他圆寂的时候 , 应当是不著一字的 , 在我看来 , 那才算得上真正的潇洒 , 真正的“空” , 但他还是写了 , “悲欣交集”四个字 , 容纳了他一生的情感 。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 在李叔同的心里 , 书法在他的心里占据着多么不可撼动的位置 , 最能表达他心底最复杂情感的 , 只有书法 , 在他眼里 , 书法是艺术中最大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