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天下医者万万千,世间再无李时珍

【 本草纲目$天下医者万万千,世间再无李时珍】在如今中国,无人不知“药圣”李时珍,无人不识他的著作《本草纲目》。
可对于他的人生,对于《本草纲目》背后的故事,知之者却寥寥无几。
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曾还原了李时珍让人钦佩的一生。
凭着“心如磐石硬,身似逆流船”的意志,李时珍走四方、尝百药,耗时了近三十年,才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190余万字的巨著鸿篇。
可他至死也没有见到《本草纲目》的出版,这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本草纲目$天下医者万万千,世间再无李时珍
文章插图
《悟空传》中曾有这么一句:“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给这方天地留下了什么。
李时珍不仅给世人,留下了一部属于中国的经典典籍,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世精彩。
本草纲目$天下医者万万千,世间再无李时珍
文章插图
见自己,要诚实,明心见性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李时珍出生在湖北蕲春县。
传说那一日,李父在雨湖打渔,心想可以多打几尾鱼,好给怀孕的妻子补补身体,可结果却打上一块大石头。
李父看着眼前的石头,止不住地叹气,觉得自己被它捉弄。
可石头却突然说话:“石头石头大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
原来这石头正是雨湖神,李父闻言急忙回家,正看到孩子呱呱坠地,于是便他起名叫“石珍”,后改名叫“时珍”。
李家乃是杏林传家,李时珍的祖父,便是蕲春县的郎中,而他父亲更入过太医院,做过吏目。
但至李时珍这辈,李父却不想让他学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李父看惯了官场的捧高踩低,明白了朝堂之上的官阶等级,医学始终算是杂学,想要出人头地,还是要依靠四书五经。
李时珍很听话,从小他便只读圣贤书,四书五经更是倒背如流,14岁时便已高中秀才。
然而17岁那年,他赴武昌参加乡试,不第,而后两次也相继落榜。
本草纲目$天下医者万万千,世间再无李时珍
文章插图
李时珍虽未气馁,可却染上了一种极为难治的肺病,几经波折,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大病初愈的他,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找到了父亲,说:“我不考了,我想学医。”
李父本想再劝一下李时珍,可看着他消瘦的身体和坚毅的目光,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意。
“他所经历的这次痛苦与折磨,不想再让别人承受”。
也许,这就是李时珍最初行医的动机。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只要能“济世利天下”,学儒和学医,又有何区别。
其实,人这辈子,若能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便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很多人忙碌终生,总是不明所以,或为名累,或为利苦,或为权争,或为情困,惶惶不能终日,越活越迷茫。
人想要过得通透,首先便要先学着“见自己”,当一个人了解到自己心之所在时,便会有一种哪怕身处困境之下,也能脱颖而出的力量。
木心说:“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
当你看透自己,活在当下时,便能无惧世俗观念,无畏人生成败,“一蓑烟雨任凭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草纲目$天下医者万万千,世间再无李时珍
文章插图
晓天地,懂谦卑,历事练心
随着李时珍名声越来越大,王孙贵族们也渐渐注意到了他。
嘉靖三十年,李时珍迎来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