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京华物语丨从俗语中的“五脊六兽”到中国的屋顶文化( 三 )


这种梁柱式建筑结构也由自然条件决定 。 中国气候湿热 , 因此居住在通风条件更好的梁柱式房屋中是最舒适的 。 如前文所述 , 中国的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柱子和屋顶 。 即如前文描述过的那样 , 屋顶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 所有的中国建筑都是如此 。 在中国建筑构造框架中 , 屋顶是那样令人瞩目 , 以至于几乎会让人误以为中国人根本不是在建房子 , 而只是在建一个屋顶 。 同样 , 宝塔只是一个由多重屋顶构成的建筑 , 是将一个屋顶叠在另一个屋顶上 。
对于中国人而言 , 屋顶在建筑中始终居于最重要的位置 , 这一点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被放弃 。 中国人不仅给居住建筑、宫殿和寺庙建造屋顶 , 而且在每一扇大门上建造屋顶 , 就连牌坊上也建了屋顶 。 在中国 , 牌坊用于纪念某些造福民众的丰功伟绩 , 它只是用于支撑具有展示性功能的屋顶的基架结构 。 总之 , 中国人的最高建筑理想都蕴藏于屋顶构造之中 , 中国人的建筑兴趣始终都汇聚在屋顶上面 , 可以说没有什么建筑物是没有屋顶的 。
即使中国屋顶的外形如此独具一格 ,
本质上仍是自然条件决定的
这同样也由自然条件决定 , 是迫于大自然的外力而形成的结果 。 中国经常发生强度极大、极具破坏力的风暴 , 也会有连日的暴雨 。 面对频繁的灾难性天气 , 人们需要一个在各个方向上都能够发挥遮蔽作用的保护盖 。 而能提供这种保护的只能是经过相应设计的屋顶 。 屋顶的构造必须能够保证在遭遇强烈的风暴时 , 建筑既不会因为风力太大而向内折断 , 也不会被整体掀翻 。 中国屋顶独特的外形和结构完美地适应了自然外力的条件 。 二者都是从强大的、人力无法改变的自然外力法则中发展形成的 。 我们不能被中国屋顶独特的美学线条所误导 。 任何一种单独的实用理念都无法转化为美学形式 , 因为在一件事物的美学线条中 , 总是有各种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 所以也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可备选的美学解决方案 。 基于这些原因 ,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 , 即使中国屋顶的外形如此独具一格 , 本质上仍是自然条件决定的 。
事实就是如此 。 因此所有那些仅从其外形出发所做出的阐释都是错误的 。 因为这些阐述完全无视其由自然条件激发而产生的法则 。 虽然中国人的先祖曾经在帐篷中居住过 , 但是中国的屋顶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效仿游牧民族的帐篷;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 , 中国的屋顶是笼罩大地的天空的象征图形;更不像另一些人说的那样 , 中国屋顶是倒置的船的标志 。 第三种解读源自最具“深意”的胡思乱想 。 这种阐释以中国文字“顶”的结构为基础 。 “顶”字展示的是一个倒置的容器 , 所以“理所应当”地引申出了这样的意义:“该字的基本设想 , 是船载着太阳在水面上航行 , 穿越空气之海 。 行至西边时 , 船翻了 , 覆盖了太阳 。 所以每一个屋顶就是一只翻了的船或者一个倒置的容器 。 ”这就是那些意图在中国文字中为自己的认识寻找答案的人所做出的阐释 。
寺庙|京华物语丨从俗语中的“五脊六兽”到中国的屋顶文化
文章图片

颐和园万寿山铜亭 , 唐纳德·曼尼 , 1920年摄 。 《西洋镜:五脊六兽》内页插图 。
对于每一位历史学者而言 , 通过特定外形和文字图像象征意义的设想之间的关联性寻找众多有价值的启示 , 是了解拥有象形文字民族的不二选择 。 但是对于一名严谨的历史学家而言 , 即便这个重要的辅助手段是不可忽略的 , 但他也不可以因此曲解这一辅助手段 , 甚至将这一手段复杂化 。 因此 , 之前提到的有关解读中国屋顶外形来源的三种主流阐释方式 , 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 。 因为决定事物外形的首要因素就是来自外部的必要条件 , 即人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