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顾颉刚(1893—1980年) ,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 古史辨学派创始人 , 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 他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 。 顾颉刚学术造诣深厚 , 其严谨治学风范给后辈学人以深刻启迪 。
“学问只应问然否” 。 把学问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 是顾颉刚治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 顾颉刚进大学时原选定的是哲学系 , 因为当时他想以心理学和社会学为基础而解决人生问题 , 他以为只有研究哲学才可以从繁杂离奇的种种事物关系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得到一个简单的纲领” 。 但是 , 当接受来自西方科学的影响之后 , 他对于治学方法有了“根本的觉悟” , 认识到学问的基础要建筑于事实之上 , 而过去的哲学却是建筑于玄想之上 。 顾颉刚认为玄想的哲学不是真实的哲学 , 真实的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 而科学的哲学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 只有先从科学做起 , 等到各科均衡发展之后 , 再通过做会通的工作 , 来建设新的哲学 。
本文图片
因为推崇建筑于科学基础之上的学问 , 所以顾颉刚认定史学是最切近自己性情的学问 。 为什么要从事史学研究?1926年6月 , 顾颉刚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说:“‘学了没有用 , 那么费了气力去学为的是什么!’普通人都这样想 , 我也这样想 。 但经过了长期的考虑 , 始感到学的范围原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 , 如果我们要求真知 , 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 。 所以在应用上虽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 , 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 , 不当问用不用 。 学问固然可以应用 , 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 , 而不是着手做学问时的目的 。 从此以后 , 我敢于大胆作无用的研究 , 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 。 ”
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顾颉刚强调:“学问是只应问然否而不应问善恶的 , 所以我要竭力破除功利的成见 , 用平等的眼光去观察一切的好东西和坏东西 。 ”所谓“学问是只应问然否” , 就是不受习惯的束缚 , 完全运用理性来作公平的裁断 , 只凭搜集到的证据说话 。 他明确表示:“只要以后发见的证据足以变更我的臆测时 , 我便肯把先前的主张加以修改或推翻 , 决不勉强回护 。 ”
在治学中顾颉刚秉持的理性精神 , 本质上就是科学精神 。 他认为做学问要保持客观的态度 , 要用平等的眼光去观察一切事物 , 也要用平等的眼光去观察不同的学术派别 。 这也体现了他求实、求是、求真的严谨治学态度 。
“怀疑精神是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 顾颉刚被称为质疑历史的史学大师 。 他以可贵的怀疑精神 , 为史学研究闯出一条新路 , 并成为古史辨学派这一新史学学派的创始人 。
顾颉刚最欣赏的是前人的辨伪与考证工作 。 1980年 , 他在《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一文中谈道:“以考证方式发现新事实 , 推倒伪史书 , 自宋到清不断地在工作 , 古史辨只是承接其流而已 。 ”
【顾颉刚|学问只当问真不真——顾颉刚的治学之道】1927年 , 顾颉刚在《怎样读书》一文中指出:“我们的读书 , 是要借了书本子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识的路 , 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 。 所以读书的时候 , 要随处会疑 。 换句话说 , 就是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 。 ”
- 文章#自由书写:留心处处皆学问,俯首皆是理素材
- 牟宗三|牟宗三大师的生命的学问,体会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
- |为什么柴进不待见武松?再看《水浒传》时才明白,这里面有大学问
- |收藏是门学问,古代皇家收藏的藏品为何多遗失
- 骂人@史上骂人最狠的8首古诗词,骂人都那么有学问,拍案叫绝
- 顾颉刚#《山海经》中偶然发现一个离奇记载,如果被证实,历史或将被改写!
- 学问#陆游最有用的一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如何做好学问!
- 龙套|职场饭局、酒局,别再胡吃傻喝了,小酒局藏着大学问
- 朱子读书法|日课丨朱子读书法39 读书是一门学问,阅读时不可一目十行一扫而过
- |玩,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