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学问只当问真不真——顾颉刚的治学之道( 二 )


1934年 , 顾颉刚在《怀疑与学问》一文中对怀疑精神作了深刻阐述 。 他指出:“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我们对于传说的话 , 不论信不信 , 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 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 我们信它 , 因为它‘是’;不信它 , 因为它‘非’ 。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 , 不随便轻信的态度 , 便是怀疑的精神 , 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 ”不论哪一本书 , 哪一种学问 , “都要经过我的怀疑 , 因怀疑而思索 , 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 , 那本书才是我的书 , 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 。 否则便是盲从 , 便是迷信 。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 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 , 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 ”顾颉刚认为怀疑不仅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 也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 他说:“对于别人的话 , 都不打折扣的承认 , 那是思想上的躲懒 。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 , 永远不能治学 。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 , 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 在不断的发问求解中 , 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一切学问家 , 不但对于流俗传说 , 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 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 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 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 , 那就没有新问题 , 没有新发明 , 一切学术停滞 , 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 ”
“虚心请求教益” 。 在坚持怀疑精神的同时 , 顾颉刚也有着虚心向学、勇于接受批评、集思广益的治学态度 。
顾颉刚出身书香门第 ,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 经常虚心求教 。 在1918年12月18日致傅斯年的信中 , 顾颉刚说:“我学问不好 , 所以有许多问题在我心中 , 虽然稍有一些境界 , 却很有点迷离模糊、捉摸不定的 , 尚不敢说似乎如此 , 更不敢说定当如此……我便当虚心请求教益;若有人对于我的话施驳议的 , 我决当屏弃好胜的感情 , 澄心的领略一过 。 ”
勇于接受批评是虚心向学的重要体现 。 1927年1月7日 , 在致傅斯年的信中 , 顾颉刚强调接受批评的重要性 , “发表文字 , 不怕它浅或误 , 只是怕它隘狭 , 不能容受人家的批评 。 兄给我的信 , 虽不自满 , 但至少可以引起多少问题 , 引起多少人来商量或攻击 , 这便是一件好事情” 。 他认为 , 通过读者的批评 , 方能找出文章漏洞 , 并借此进行考证、修改 , 完成学术成果 , “我们常有文字发表 , 自然常有人来讨论 , 也可把自己的意见一次一次的修改 , 使得它渐近于事实” 。
集思广益是虚心向学的逻辑发展和重要支撑 。 顾颉刚非常注重集思广益的治学方法 。 在1918年12月18日致傅斯年的信中 , 顾颉刚就《新潮》杂志学术风格提出自己的看法 , “各社员各拟定了所作的题目 , 互相报告:要是某乙的思想到了某甲的题目里头 , 就可将某乙的意思去告知了某甲 , 某甲倘是赞成了 , 就多一宗正面的理由 , 某甲倘是反对了 , 也可就此驳议 , 多一宗反面的理由” 。 这种方法就是集众人智慧 , 广纳有益见解 , “比较一人单独存想 , 或四面翻书 , 得益的多” 。 集思广益最重要的表现便是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 “要取他人的长 , 来补我辈的短 , 取他人对于某项问题的思想 , 来比较我辈对于这同项问题的思想” 。 顾颉刚认为 , 社会上各学派不应为了所谓体面 , 争个我胜你败、谁对谁错 , 应该“舍短取长 , 交互进益” 。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涉及到侵权 ,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