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这三个人都仔细打量过林黛玉,评价截然不同,为啥?

人不管美丑,总难免要被人看、被人评头品足的,当初第一次来荣国府的林黛玉“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唯恐一个不留神被人耻笑了她去,自然也是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的了。

【 宝玉#这三个人都仔细打量过林黛玉,评价截然不同,为啥?】当然,像她这样神仙般的女孩儿,是经得起360度无死角考察的,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只会是一个“好”字。书中应该有太多人“细细(留神)打量”过林黛玉,其中有三个人如此看过,不过反应却颇有不同。这里就揣摩一下他们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

宝玉#这三个人都仔细打量过林黛玉,评价截然不同,为啥?
文章插图
01王熙凤打量林黛玉

原文: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我想凤姐的反应是符合林黛玉的心理预期的。这也的确是常规的反应方式:既然仔仔细细地观察过了,那么接着就要反馈观察的结果。

当然,凤姐的反应极尽夸奖之辞,似乎略显夸张,大概是有点超出黛玉预料的。她把黛玉的“标致”放到了“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的高度,甚至一时疏忽了这句夸奖中出现的逻辑上的漏洞,即这么好看的人今天才见到,那不就说明以前所见都不如黛玉?等于把“三春”一并否定了。

宝玉#这三个人都仔细打量过林黛玉,评价截然不同,为啥?
文章插图
幸好凤姐反应极快,马上又补充说这么标致的女孩儿加上“通身的气派”,只应该是老太太的嫡亲孙女而不是外孙女,轻松弥补语义漏洞,表示“三春”等孙女那是本来就都很不错的。

一句话,王熙凤给林黛玉一个整体评价:最标致。这差不多也是大家初见一位美女时都会选择的方式。

02宝玉打量林黛玉
书中这样写:

(宝玉)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宝玉#这三个人都仔细打量过林黛玉,评价截然不同,为啥?
文章插图
就是说,宝玉两次看细黛玉形容,看到了林黛玉“与众各别”的美丽。不过他的反应与凤姐就不同了,并没有说什么“这个妹妹真漂亮”之类的话,而是在第一次细看后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在第二次细看后则直接去关心黛玉的读书问题了。

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还是与黛玉的外貌观感相关的,但实在有点莫名其妙,我们大家估计也都跟贾母似的不明所以,或者说,连他自己也并不清楚,只是契合了他曾有的梦或者朦胧的审美。

所以我觉得,宝玉为什么细看黛玉形容后说的是“似曾相识”,不是不想夸奖,而是不知该如何表达心中所想。

于是他第二次细看,要确认那种类似于我们现在多有所闻的“你满足了我对女孩儿的所有想象”的感觉,我想,他是确认了的。但他仍然没有夸奖黛玉标致,却是问“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