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情义,叫柳宗元和刘禹锡( 二 )


大唐#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情义,叫柳宗元和刘禹锡
文章插图
即便沦落至此,刘禹锡仍然面不改色笑对风云,比起他自己,他更担心的是柳宗元。
柳宗元在永州的第一年,就相继经历了母亲去世、幼女夭折、房屋被烧的种种不幸。
往日意气风发的他,彻底消沉度日,整日整日不说话。
远在千里之外的刘禹锡,听到消息后立刻就坐不住了,立马写信开导好友,劝解他。
从人人艳羡的天之骄子到前途渺茫的流放之臣,家破人亡的悲惨,这万千愁绪折磨着柳宗元。
但幸得有刘禹锡在,天性乐观的他,一直陪伴着内心苦闷的柳宗元。
在这10年流放生涯里,其他人都对刘柳二人避而远之,深恐受其连累。
唯独这两人一直互通书信,互赠诗词、礼物,有了彼此的理解跟扶持,流放的日子也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所谓的朋友,便是顺境时我与你同在,逆境时我与你同行。
任世事如何变迁,风雨同舟,携手共渡。
813年,两人苦尽甘来,终于等来了召回长安的消息。
喜出望外的刘禹锡,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一句“尽是刘郎去后载”,又再次将两人命运改写。
刘禹锡再次被贬,而柳宗元因为跟他私交甚好,也受到了株连,两人再次被贬黜。
柳宗元本以为时来运转,终于可以再次大展宏图,可惜命运弄人。
接到旨意后,柳宗元却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冒着生命风险主动上书,请求更换流放地。
大唐#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情义,叫柳宗元和刘禹锡
文章插图
因为他知道刘禹锡母亲年事已高,此次如果同行,只怕是再也经受不住长途跋涉。
所以他要求跟刘禹锡对换流放地,以全刘禹锡的孝道。
但官府并不买账,别无他法的柳宗元只好频频上书请求,说:明知戴罪之身提出这样的要求会罪加一等,但就是死也无怨无悔。
如此言辞恳切,最终还是打动了官府,换来了柳宗元想要的结果。
古人云: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坚贞。
即便人生多歧路,但有了风雨同行的好友,人生便不再那么难走。
大唐#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情义,叫柳宗元和刘禹锡
文章插图
生死可托、矢志不忘旧情
二次流放时,两人从长安结伴同行,一路上畅所欲言,回顾往事。
柳宗元知道刘禹锡心直口快,担心他会再吃亏,于是特意劝解他以后谨言慎行。
看到无端被自己连累的好友,不仅丝毫不怪罪自己,还各种好言劝导自己,刘禹锡心中不免动容。
两人临近分别,依依不舍之际,相约年老后一起当比邻而居,做田舍翁。
曾壮志凌云的两位大才子,在岁月无尽的蹉跎中,只觉人生前半场一场空,现只想做个归隐山林的凡夫俗子。
只可惜,上天并没有垂怜这对难兄难弟。
公元819年,刘禹锡母亲去世,得知此事的柳宗元,相约刘禹锡在路过湖南衡阳时吊祭。
心情悲痛的刘禹锡,正等着好友的劝慰,没想到等来了却是柳宗元的讣告。
无法接受这个消息的刘禹锡,不停地追问着柳宗元的仆人。
只是得到的答复都是肯定的,他才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见到好友柳宗元了。
明明两人前几天才通信,为何这么快就天人永隔了?
刘禹锡脑子里浮现出两人相伴20年过往的每一幕,悲痛万分的他对着柳州方向大哭起来。
无法平复心情的刘禹锡,一边哭一边写下了《祭柳员外文》,祭文之悲痛,读着犹见他锥心泣血,让人感动不已。
大唐#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情义,叫柳宗元和刘禹锡
文章插图
尽管无法接受好友去世的消息,可刘禹锡还是硬撑着打起精神,认真看了柳宗元留给他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