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读阿兰·德波顿的文字,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二 )



阿兰·德波顿认为 , 旅行对于人类而言 , 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 , 而不是一种消费行为 。 人们应该通过多去游玩 , 开阔自己的视野 , 体会异域风光的美好 , 感受多样的旅行给自己带来的美的享受 。
阿兰·德波顿还认为 , 旅行的意义本应是丰富自身、拥有全新的、更深刻的感受 。 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换来的只是一时的心理满足 , 过后便索然无味 。 所以 , 他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 , 通过艺术家及自身对旅行的见解 , 给予读者一种全新的态度与感受:旅行不必追随大众 , 对目的地的选择、自身的需求更应持一种细致而微的态度 。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读阿兰·德波顿的文字,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本文图片

在《旅行的艺术》里 , 阿兰·德波顿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 。 他认为 , 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 , 而这种幸福 , 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
《旅行的艺术》分为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和回归五个章节 , 通过对不同地点的旅行 , 来重点描述作者的心理感受 , 同时回顾历史 。 书中几乎每一个小章节都由一位名人带我们游历 , 作者并不急于直接告诉我们旅行是什么 , 而是让我们跟着人物一起去经历、去发现、去感同身受 。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读阿兰·德波顿的文字,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本文图片

阿兰·德伯顿通过洪堡、尼采、波德莱尔、福楼拜的人生旅程以及作品的分析 , 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 , 寻找旅行地点中的人文情怀 。 开启这本书 , 阿兰·德波顿将引领读者踏上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 。
德波顿通过德国探险家洪堡这位向导 , 将读者的思绪带到了秘鲁的钦博拉索火山 。 奇怪的是 , 历经千辛万苦 , 洪堡的目光却聚焦在了“石头上长出的青苔和苍蝇出现的高度”上 。
原来在洪堡七岁时 , 他从柏林老家到德国别处拜访亲戚 , 他就问过自己:为什么某一类植物不能在所有的地方生长?为什么长在柏林周围的树其他地方却很少见?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读阿兰·德波顿的文字,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本文图片

接着 , 他的这份好奇心受到他人的鼓励 。 他得到了关于自然界的书籍、一个显微镜以及数位了解植物学家庭教师的指导;他成了家中的小化学家;他的母亲更是在他书斋的墙上 , 贴写了他完成的植物画作 。 以至于当洪堡前往南美洲的时候 , 他已经尝试找出定律 , 以解释气候和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动植物的 。
从洪堡七岁对事物产生的质疑 , 到他开始思考更复杂的问题 , 并对这个世界提出恰当的问题 , 他的好奇心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化 。 所以他在看到青苔和苍蝇这类随处可见的事物时 , 才觉得欣喜 , 而不是陷入无聊和沮丧中 。 原来 , 在旅行前 , 是有必要培养自己的好奇心的 , 只有这样 , 我们才可以对这个世界发出恰当的疑问 。
所以 , 阿兰·德波顿认为:从而让自身具备所需要的旅行积累 , 这远比迫不及待地去观光更加重要 。 旅行中 , 用感知能力去发现交通工具的美感诗意 。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读阿兰·德波顿的文字,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本文图片

在梵高绘出普罗旺斯的柏树之前 , 也许人们只是将普罗旺斯的柏树当作普通植物对待 , 也许少有人发现它的树叶的特征 。 后来人们慕名而去的普罗旺斯 , 大都与梵高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