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人民论坛网评 | 科技赋能 解锁文物“重生”密码

规划#人民论坛网评 | 科技赋能 解锁文物“重生”密码
文章插图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文物事业发展五年规划首次从部门规划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这既体现了文物保护的紧迫性,也凸显了文物利用的重要性,更彰显了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文物是历史的载体和见证,是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凝聚爱国力量的重要源泉,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精髓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是历史使命,也是发展需要,《规划》设置专门篇章,对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全链条”布局,着力科技赋能、智慧助力,解锁文物“重生”密码,更好展现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为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存留的文物资源丰富、规模庞大,但是由于我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相对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发展较慢,所以存在技术不完善、保存难度大等问题,当前对于文物保护科技创新需求非常迫切。对此,我们应该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去痛点、破难点、通堵点”,要将技术供给提升与行业需求牵引紧密结合,培育一批国家级文物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一批文物科技发展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同时,也应该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聚焦文物防、保、研、管、用五大领域,重点突出,集中发力,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提升文物保护工作发展水平。
文物工作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科技人才队伍的培育。据统计,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达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达1.08亿件/套,而目前全行业从业人员只有17.57万人,研究人员匮乏,文物机构队伍薄弱。对此,我们必须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切实筑牢人才根基,才能为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永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要优化培养体系,壮大文物人才队伍,综合施策、精准施策,推动构建与文物资源规模、文物保护利用任务相匹配的学科结构、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同时要细化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人才激励鼓励政策体系,优化发展模式,畅通发展渠道,拓宽发展路径,把人才真正“引进来”“留下来”,打造文物保护、研究、传承、利用人才高地。
近年来涌现出很多让文物“活起来”的经典案例,如,央视推出《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纪录片、河南卫视推出《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中秋奇妙游》等电视节目,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让国宝成为“顶流”,让文物成功“出圈”。我们要加大科技运用,利用5G、3D、AR、VR、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可以通过遗址和文物展示场所数字化改造,发展虚拟展示空间,从资源数据化走向数据场景化,从场景网络化走向网络智能化,优化文化遗产用户体验,满足观众的感知和互动需求,更好宣传文物内涵和文化价值。要让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通过将蕴含在珍贵文物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下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高冷”的文物走进千家万户。
【 规划#人民论坛网评 | 科技赋能 解锁文物“重生”密码】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加持”,实现文物“重生”,我国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才能更好达到高质量发展目标。(作者:鸿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