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23岁女道士王熹贞,宣称将羽化登仙,引10万人围观,结局如何了?
文章插图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笛吟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练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仙李白对于得道升仙的向往。试问,如果真能得道升仙,又有谁可以对此无动于衷呢?
谁不向往仙人这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呢?现在大家都清楚地知道,世界上没有神仙的,那么我们是如何产生“神仙”这个概念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在我国发源并壮大的道教。
在道教的记载中,神仙是长生不死的,是可以由凡人一步步修炼而成的,这样一来自然就使得人们向往修仙。
文章插图
在古代,民智开化程度不高,对于道教记载的神仙之说,可谓是深信不疑。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人成功在历史上留下了得道升仙的传说事迹。
羽化登仙,万众瞩目
这个人名叫王熹贞,是一位女子。她的事迹之所以被人们流传下来,是因为她当时将自己准备羽化登仙的事迹广而告之,吸引了各地的10万人前来围观。
当时的她年仅二十三岁,在数万人的围观下,面不改色的盘坐在一片空地上,四周的人纷纷长大了双目,紧紧地盯着她,生怕错过了此等盛事。
文章插图
在大家的围观下,王熹贞就静静的盘坐在那里,直至坐化。就这样,王熹贞成功的在众人的眼皮底下“羽化登仙”了,这也是我国道家历史上第一个被大家亲眼目睹,并流传下来的“神仙”。
身为一个处在古代的女子,王熹贞没有像大多数女性一样嫁人,余生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去寻求飞升,这其中又有哪些故事呢?
文章插图
王熹贞是一个大家闺秀,生于富贵人家,自幼吃穿不愁。按理说她的生活本应该无拘无束,幸福的过完一生,不应该思考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
可是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是非常严重的,恰好她就生在了一个这样的家庭中,再加上她自己样貌瘦小,不够出众,性格也不是特别招人喜爱,所以自幼王熹贞就不受父母重视疼爱。
缺爱的孩童经历让她变得越发孤僻,闲来无事的她只能靠读书取乐。毕竟古代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拥有如此多的娱乐设施。在众多的书籍中,王熹贞偏偏对道家文化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文章插图
于是平日里没有多少事干的她,将时间全部都用在了钻研道家文化上。生来聪慧的她,再加上大量时间的投入,王熹贞对道家文化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
当地的名人富商听说王熹贞对道家文化有如此造诣都纷纷前来拜访,可是熟读道家文化后的王熹贞,对世俗的这些名利并无太大兴趣,她的梦想是要成为一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神仙。
可当时的她还有俗世缠身,家里人为其物色了一个男子,已定下婚约。无法全心全意投入道教的她,也只能认命。但是也许是天意吧,在她们还未完婚时,她的未婚夫意外去世了。
文章插图
这下失去俗世牵绊的她,果断去当了道姑。在道观修炼了一段时间后,她就开始筹划了那场万人观看的“羽化飞升”。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江苏省军区#我与酒与美女诗人……!
- 伤友们&500束花638万多针!他们是织就颁奖花束绒耀之花的“织女”
- |“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内阁首辅$女子出一上联: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解缙至死都没对出下联
- 十二月十五夜$30个“落入凡间”的神仙诗句,唯美浪漫,惊艳了时光
- 大学|不推荐“女生报考”4个专业,看似女生人数多,实际就业竞争很大
- 李焕英|光喊口号的“女性电影”,歇歇吧
- 季贞一#才女相中一男子,写下情诗:何须问短长,尺寸自思量,后两句绝了
- 称呼$“官人”是什么意思, 宋朝女子为什么要称呼丈夫为“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