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百余年后,霍元甲的侠义之气仍在他的故乡流传( 四 )


中国香港|百余年后,霍元甲的侠义之气仍在他的故乡流传
文章图片
霍元甲文武学校的武术训练
建校20多年以来 , 霍元甲文武学校已覆盖从幼儿园到职业高中 , 成为精武镇乃至整个西青区的一张名片 , 不仅培养了众多习练武术的青年才俊 , 还经常有师生赴海外参加武术比赛、表演传统武术 , 弘扬中华文化 。
【中国香港|百余年后,霍元甲的侠义之气仍在他的故乡流传】中国香港|百余年后,霍元甲的侠义之气仍在他的故乡流传
文章图片
霍元甲文武学校学生潘天顺在第13届全运会上点燃主火炬
中国香港|百余年后,霍元甲的侠义之气仍在他的故乡流传
文章图片
“津娃”潘天顺近照
曾在2017年点燃天津全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津娃”潘天顺就是霍元甲文武学校的一名学生 。 如今潘天顺已15岁 , 正就读高一 , 平日仍然在习练武术 , 尤擅长一种中国传统武术拳法——南拳 。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 , 郎荣标还担任了天津精武体育会会长 。 郎荣标介绍道 , 近年来 , 天津精武体育会按照建会章程和精武镇弘扬精武文化宗旨 , 承担着校外“武术六进”(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工作的培训拓展任务 , 策划大型赛事以及与海内外精武会、武术团体联谊交流等项工作 。
中国香港|百余年后,霍元甲的侠义之气仍在他的故乡流传
文章图片
国内外的众多精武会
谈起霍元甲成立的精武会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 , 郎荣标很有感触 。 “国内外的精武会是非常多的 , 有些海外的精武会成了凝聚当地华人的重要组织 , 有些则开办武馆 , 将中华武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 这早已超出了单纯的习武、练武范畴 , 形成了一种文化传承 , 非常难得 。 ”郎荣标感慨道 。
也是在精武会的交流活动中 , 郎荣标感受到了身上肩负的重任 , “上世纪90年代初 , 我在一次随队赴马来西亚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时发现 , 当地华人团体组建的精武会很是兴旺 , 但很多华人却误认为霍元甲是上海人 , 甚至误认为是佛山人 , 反而很少有人提及霍元甲绝大部分人生都是在故乡天津度过 。 而且很多人没见过正宗的传统武术 , 对我们的武术表演赞不绝口 。 我对此很是触动 , 也因此希望能加强宣传 , 让更多人知道霍元甲与天津、与精武镇的深厚渊源 , 让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 ”
金庸先生曾在小说里写道 , “侠之大者 , 为国为民” 。 今天 , 很多人在霍元甲的名字后习惯加上“大侠”二字 , 其实正与这八个字同源同理 。
郎荣标认为 , “精武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 , 正与霍元甲本人及其后人、弟子倡导以武救国 , 呼吁强国强种、决不当“东亚病夫”的精神高度有关 , “霍元甲本人曾倡导摒弃门户之见 , 要强身健体 , 协力救国 。 精武会的作用也从不是争一招一式、门派高下 , 而是着眼于爱国、强国 , 这种态度弥足珍贵 。 ”
正如《万里长城永不倒》那首歌提到的 , “冲开血路 , 挥手上吧 , 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 , 个个负起使命” 。 霍元甲已逝世百余年 , 但他短暂一生中的立身行事 , 却都显露着爱国救亡的光芒 。 也许 , 这就是这位爱国武术家至今仍受到海内外华人尊崇的最大原因 。
来源: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