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河南书协副主席,以凌厉的草书屡获大奖,是粗糙还是率意?

河南安阳书法家王志立,曾在书法国展获奖无数,我们翻开近十余年书法大展的获奖、入展名单,几乎每届都能看到他的名字。与一些书法家成名后不再热衷参展不同,王志立似乎对展览始终抱有极大的兴趣。
书法家&河南书协副主席,以凌厉的草书屡获大奖,是粗糙还是率意?
文章插图

在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上,王志立获得最高奖——优秀奖;在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上,中国书协作出改革,决定不再评奖,即便这样,王立志仍以两件作品(行书、草书)入展,成为那届展览成绩优异的书法家之一。
书法家&河南书协副主席,以凌厉的草书屡获大奖,是粗糙还是率意?
文章插图

能够始终在全国书法最高级的舞台上取得成绩,本身就证明王志立的书法创作始终处于书坛的顶端。这是否也说明他一直在进步呢?
遗憾的是,我们翻看他在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上的获奖作品,与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上的获奖作品,就会发现其实王志立在创作上的改变并不算大。
书法家&河南书协副主席,以凌厉的草书屡获大奖,是粗糙还是率意?
文章插图

由此可看出,在两届国展之间的四年时间,整个书坛的创作也提升并不明显。事实上,书法风尚以及整个社会创作水平的提升,是潜移默化、缓慢发生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改变。这种规律体现在王志立的身上,也体现在整个书坛。
王志立生长于中原之地,这也让他对朴拙、雄强、宽博、大气一路的书法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当代这个以展厅为主的书法环境下,王志立选择以大字草书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体现出他对书法风尚有着敏锐的嗅觉。
书法家&河南书协副主席,以凌厉的草书屡获大奖,是粗糙还是率意?
文章插图

无论是十一届国展的获奖作品,还是十二届国展的入展作品,王志立的作品均是巨幅大作——八尺整纸,接近2.5米高、1.3米宽。大字、大尺幅,再加上草书的磅礴气势,愈加凸显了博大雄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然而,书法作品写得大、尺幅大就算好吗?王志立的作品的确气势撼人,但总显粗糙。
书法家&河南书协副主席,以凌厉的草书屡获大奖,是粗糙还是率意?
文章插图

王志立的书法,取法比较清晰,有颜真卿行书的笔意,最终落脚于明清大字行草,尤其是对倪元璐书法借鉴较多。倪元璐是明末与王铎、黄道周齐名的大家,书法涩劲朴茂、清奇高古。王志立学倪元璐,得到了风骨凌厉,却失于秀雅。
在用笔上,王志立写得极为凌厉,起收笔刚猛异常,转折处骨骼嶙峋,总体来说是偏向外露的。书法讲究气韵内敛,王志立一味外张的写法,终会失了含蓄与优雅,给人以“怒目圆睁”之感。
书法家&河南书协副主席,以凌厉的草书屡获大奖,是粗糙还是率意?
文章插图

在用墨上,王志立是极为大胆的,不仅运用了干、湿、焦、枯之法,还借鉴了王铎的涨墨法。显然,他十分清楚墨法对于一件书法在艺术表现上的作用,所以在作品中十分在意墨法。
太在意,就难免刻意。王志立在作品的用墨上,虽然体现出较好的节奏感,但不够自然,也不够和谐,有些刻意为之之嫌。
古人在用墨上,是蘸墨后一直写到墨枯,然后再蘸墨一直写到墨枯。而当代书法家,为了墨色变化,何时该蘸墨,那个字要写得枯一些,都做过精密安排,根本不是自然而然的状态,哪能像古人书法那样和谐?
【 书法家&河南书协副主席,以凌厉的草书屡获大奖,是粗糙还是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