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明宣宗朱瞻基虽励精图治,国政清明,但却不知已将大明推下深渊

热播的历史剧《大明风华》主要讲述了大明传奇皇妃孙若微与朱瞻基的故事,牵杂了一众政治斗争。里面也着重描写了朱瞻基的帝王家事国事。
其中明宣宗朱瞻基在剧中作为正面描述对象,自然吸粉无数,而且在历史上,朱瞻基也同样是个贤君能皇。任贤为能,平藩镇乱,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仍与其父朱高炽在历史时期合称“仁宣之治”,即便是两人都无福长命。
宦官!明宣宗朱瞻基虽励精图治,国政清明,但却不知已将大明推下深渊
文章插图

朱瞻基在位十年左右,重用内阁三杨,发展农业,一时间吏治清明,百姓和乐有余,清初学者谷应泰曾评价说:
“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比之于西汉“文景之治”。
宦官!明宣宗朱瞻基虽励精图治,国政清明,但却不知已将大明推下深渊
文章插图

然而明朝后期,君王无作为,权臣谋私,朝无法度,民愤频起,国立日渐衰弱。众所周知的一个原因就是宦官专权,著名的大太监就是魏忠贤了。但大明初建的时候,法度严明,太祖朱元璋明文规定:宦官不得干政,并且朱元璋对此事忌讳颇深。《宦官传》曾记载几件事,“有老阉供事久,一日从容语及政事,帝大怒,即日斥还乡。”这个太监供事已经很久,但是只是稍微谈到政治,朱元璋便勃然大怒,让他回老家了。不仅如此,他还曾立下制度
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宦官兼任外臣文武衔,不许穿戴外臣所穿戴的冠服,品级亦不得超过四品等。他甚至还在宫门前挂一块高三尺的铁牌,上面刻有 “内臣(即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几个大字。
除了朱元璋之外,建文帝也很听自己这位皇爷爷的话:
“御内臣益严,诏出外稍不法,许有司械闻 ”。
话说回来,为什么明朝开国就很引以为忌惮的问题,到了明朝后期,恰恰就成了亡国的药引了呢?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朱瞻基同朱允炆一样,对自己的爷爷,同样也是听之信之。据说,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同时也给孙儿朱允炆登基铺路,几乎清除了所有对朱明政权有威胁的势力(胡蓝案)。
宦官!明宣宗朱瞻基虽励精图治,国政清明,但却不知已将大明推下深渊
文章插图

几近斩杀殆尽明朝元功宿将,朱元璋能打下大明江山,心思很明白,接下来的就是他的这些个儿子们,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燕王朱棣。朱元璋与这个儿子关系并不好,朱元璋想处理朱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朱棣周围各种朱元璋的探子,势在抓住朱棣的把柄作为引子,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朱棣同样也花了不少钱买通了朱元璋身边的太监来向自己汇报朱元璋和朱允炆的日常甚至是重要情报。
宦官!明宣宗朱瞻基虽励精图治,国政清明,但却不知已将大明推下深渊
文章插图

【 宦官!明宣宗朱瞻基虽励精图治,国政清明,但却不知已将大明推下深渊】而朱棣得到江山后,不仅没有意识到宦官的隐患,反而因为助自己有功,就一举推翻朱元璋的祖训,允许宦官读书。而到了孙子辈朱瞻基这里,更甚,朱瞻基直接设置“内书堂”来给太监们讲学。而之后宦官的选拔中,识文断字便已经是基本技能,为明朝后期宦官祸国埋下祸根,当然了,目不识丁的魏忠贤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