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千里访古运》连载(四十五):走进嘉兴(上)

央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 《千里访古运》是一本纪实类的文化著作 。 作者对大运河沿途的考察调研 , 对人情风土的描写 , 再现了大运河的风貌 。
作者撰写该书源于她初见国画长卷《京门九衢图》 。 该长卷对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记载之详细 , 工程之浩大 , 深深感动了她 。 之后 , 她参与《古运回望图》的创作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两部长卷是在费孝通、胡洁青(老舍先生夫人)、柴泽民等专家指导和支持下 , 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组织制作完成 。
如果说《古运回望图》是用国画描绘古运河全貌 , 那《千里访古运》则是用笔来描述大运河的沧桑历史 。 此处对《千里访古运》进行连载 , 以飨读者 。 本期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嘉兴 。
【分水|《千里访古运》连载(四十五):走进嘉兴(上)】分水|《千里访古运》连载(四十五):走进嘉兴(上)
文章图片

(《古运回望图》嘉兴段运河 ,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沿苏州南行有一座宝带桥 , 即吴江桥 , 有50个桥洞 , 修建于明代 。 京杭大运河从老城的西南流入 , 沿从老城西然后东北流去 。 三塔即位于老城西南运河东西转弯的东北岸拐角处 , 东不远 , 即是一座古庙静岩寺 。 塔不高 , 只有七层 , 实心儿 , 不可攀 。
虽然运河的漕运风险比海运小多了 , 但并不是说没有风险 。 因为运河纵贯南北 , 水路长 , 河道曲折 , 深浅不一 , 加上有时还有激流 , 因此漕运也有不少风险 , 其中嘉兴白龙江潭就是一例 。 运河边上的三塔 , 即立于古运河杭州塘的白龙潭畔 。 以前 , 这里河面很宽阔 , 水流在这里折弯 , 河水湍急 , 波涡浪漩 , 经常翻船 。 因此 , 人们即在这里建造了三尊宝塔 , 以镇风浪 。 塔镇风浪 , 显然是无端之说;但自塔建成之后 , 这里的翻船事故倒是少了许多 , 不是有神相助 , 而是旧时操舟的水手远远就可望见三塔 , 知道将近白龙潭 , 所以老早就开始慎重行驶 , 防患于未然 , 于是平安了许多 。 所以 , 三塔实际上起了航标的作用 。
古时行船均须拉纤 , 为了防止纤绳损坏三塔 , 人们在塔旁竖起三根粗重纤石 , 船拐弯时 , 纤绳可勒在纤石上 。 年深日久 , 纤石被勒出一道道深痕 。
分水|《千里访古运》连载(四十五):走进嘉兴(上)
文章图片

(专家学者参观《古运回望图》并题字 ,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三塔的旁边 , 原来还有座茶禅寺 , 俗称三塔寺 。 始建年代略晚于三塔 。 初名龙渊寺 , 宋代时改名景德寺 。 据传 , 大诗人苏东坡曾到此汲水煮茶 , 所以寺中建有煮茶亭 。 清乾隆南巡时才赐名“茶禅寺” 。 一座煮茶亭 , 三座运河塔 , 想象当初的白龙潭 , 想象白龙潭里倾翻的漕船 , 渐渐托出了嘉兴的历史厚重感 。
嘉兴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 东临大海 , 南倚钱塘江 , 北负太湖 , 西接天目之水 , 京杭大运河纵贯境内 。 大约距今六七千年以前 , 远古文明的曙光在一个后来被称为马家浜的地方繁荣昌盛起来 , 嘉兴便成为浙江闻名的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 , 一些有关嘉兴的历史被刻写在粗拙的石锛、石犁以及陶制的盆、釜、钵等陶器上 。 嘉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 。 当时嘉兴称榫李 。 孔子在《春秋》中 , 记下了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的吴越两国的榫李之战 。 榫李 , 原本一种水果 , “伤心吴越战 , 未敢尽情尝” , 宋嘉兴诗人张尧的此诗便因这场战争而赋予了榫李特殊的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