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人生三道门:精于事道、立于世道、顺应天道( 二 )


正如余秋雨所说:

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第一道门到第二道门,不断成长的过程,便是前行的最大意义。
狄仁杰@人生三道门:精于事道、立于世道、顺应天道
文章插图


《论语·里仁》中有言:

意思是说:有德守德之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之相随。
古时候,就有“大舜所居之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说法,一个人德行的最高境界,可以影响他人、反馈社会。
明朝时期,有一个叫隆安县的地方。
那里曾拥有规模盛大的集贸市场,但后来却每况愈下,变得冷冷清清。
刚到任的知县余兴贤,觉得事出有因,准备亲自到市场察看一番。
这时候,有个商户悄悄找到余兴贤,愤怒地控诉市场败落的原因。
他说是几个衙门差役和一些地痞流氓互相勾结,欺行霸市,又明火执仗,欺凌来赶集的民众……
市场因此变得萧条冷落。
商户说完,掏出一张银票送给余兴贤,并解释说礼金是众多商户凑成的,希望他一定要多加治理。

商户认为他不收钱物,是怕传出去坏了名声,恳切地说:“余大人,放心笑纳,我们绝对不敢外传泄露,影响余大人的仕途。”
余兴贤耐心地对商户解释道:

商户听余兴贤如此一说,只好惭愧的离去。
人心古,天不欺。
余兴贤虽然拒收礼金,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天职。
查明真相后,余兴贤立刻将影响市集的闲散人员缉拿查办,对待各家商户也一视同仁,自由竞争。
不久,市场贸易便恢复如初,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此外,余兴贤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还带动了当地民风的朴厚和淳化。
在任期间,隆安县出现了兴隆泰安的景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业兴旺,大家都安居乐业。
“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
五年后,余兴贤离任的时候,大家为感激余兴贤的恩德,特地在县城的路旁立了一块“余侯去思碑”,以长久纪念他的优秀品质和非凡功绩。

正如思想家黄石公在《素书》中所言:

把自己放在一边,单纯地去指责他人是一种傲慢;
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磨砺心性,当我们走进第三道门时,用良好的品德去影响他人,无人不会信服。

《中庸》有言: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生命是一场修行,当确立了人生的方向,就不会到处乱撞。
精于事道,修己成人;立于世道,修己安人;顺应天道,修己达人。
在所见所闻中不断提升自己,就是一步一步跨过人生三道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