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追求“客观”真实的小说大师——纪念福楼拜诞辰200周年

追求“客观”真实的小说大师——纪念福楼拜诞辰200周年
2021-12-10 14:40·
福楼拜诞生整整二百年了 。 从辞书上可以查到: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 , 1821年12月12日生于鲁昂(Rouen) , 1880年5月8日故于克鲁瓦塞(Cloisset) 。
福楼拜|追求“客观”真实的小说大师——纪念福楼拜诞辰200周年
文章图片

福楼拜(1821.12.12-1880.5.8)
二百年前出生的法国作家 , 有那么几个在十九世纪的文学史上占据了标志性的地位 。
【福楼拜|追求“客观”真实的小说大师——纪念福楼拜诞辰200周年】波德莱尔算一个 , 他是诗人 , 引导当时的诗歌创作渐渐偏离雨果等人的浪漫主义传统 , 自觉地走向了某种象征主义 。 当然 , 在他之后 , 有马拉美、魏尔伦、兰波等的革新 , 直到后来的超现实主义 。
福楼拜算一个 , 他是小说家 , 也自觉地引导着当时的小说创作走向某种特别追求“客观性”的现实主义 。 在他之后 , 左拉、莫泊桑渐渐地偏离了巴尔扎克的某些做法 , 在新的时代提出了新的文学主张 , 是为自然主义 。
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在中国 , 福楼拜往往被当作现实主义作家群体中既不算大 , 也不算小的一位 。 比他名气大的 , 我们往往会认定巴尔扎克和司汤达 , 而跟他差不多齐名的则有梅里美、都德等 。 中国学界对福楼拜的评价基本上是“19世纪继巴尔扎克和司汤达之后跃入法国文坛的第三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
但是 , 在法国 , 好些文学史的作者 , 把福楼拜称为“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而在文体学上 , 对他的推崇则远远胜过巴尔扎克 。
比起在他之前洋洋有九十多部小说构成《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 , 比起在他之后也有二十几部小说汇集成“卢贡-马加尔家族史”的左拉 , 福楼拜的作品相对少了些 , 只有五个长篇、三部短篇小说 。 长篇是《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萨朗波》《圣安东尼的诱惑》以及未完成的《布瓦尔和佩库歇》 , 短篇则是《三故事》(包括《纯朴的心》《圣朱利安传奇》《希罗迪娅》) 。 但就是这些 , 再加上一些文学书简 , 就足以让福楼拜在文学史上留下“现实主义大师”的英名 。
福楼拜|追求“客观”真实的小说大师——纪念福楼拜诞辰200周年
文章图片

《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 著
简单说来 , 福楼拜对现实主义小说的最大贡献 , 就是从作品中完全排除主观的、抒情的部分 , 独创出一种所谓“纯客观”的小说美学 。 他也以自己的小说创作实践证明 , 一个有一定功力的小说家 , 完全可以通过他所选择的富有特征意义的细节描写和情节组合 , 而不是通过种种形式的直抒情怀 , 来达到创造“世界”的目的 。 这种把作者(叙述者)主体和作品客体拉开一定距离的客观、冷静的做法 , 颇有些“文体解剖学”的味道 , 也对后来的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无怪乎 , 福楼拜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中名声大振 , 被很多评论家奉为现代派文学的先驱 。
他跟巴尔扎克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 所谓的“客观性”就算一个 。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 , 作家先知先觉 , 无所不知 , 无所不在 , 宛如一个“上帝” 。 例如 , 巴尔扎克在小说《路易·朗贝尔》的开头就这样写道:“路易·朗贝尔于1797年生于旺多姆地方的小城蒙图瓦 。 他父亲在城里开办一家规模不大的制革厂 , 并有意要他继承父业;但路易早早地就体现出好学的倾向 , 使当父亲的改变了初衷 。 ”而在福楼拜笔下 , 这个全知全觉的“上帝”正在死去(这句话 , 尼采已经替他说了) 。 《包法利夫人》的第一个词是“我们” , 它是在第三遍或第四遍的手稿中才出现的 。 这一“我们”意味着有某个人在跟读者一起说话 , 一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 一起在期待着什么会发生 。 小说的第一个句子就这样背离着全知的上帝出现了:“我们在自修室上课 , 校长进来了 , 身边伴随着一个没穿校服的新来生 , 还有个校工端着张大课桌 。 ”福楼拜在这样写作时 , 貌似叙事人并不知道故事的全部、人物性格的整体 , 他必须通过种种探索 , 来客观地交代出故事发展的线索 , 来探究人物到底是一种什么性格特征 。 他在某种程度上是跟读者一样的 , 他的叙述过程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一样 , 都是在发掘、探索、理解、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