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为什么欧阳询的《心经》添上这种辅助线后,忽然变得更好看了?
欣赏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写的书法作品《心经》时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将这幅作品打上竖格之后,会忽然发现整幅字比不打竖格时好看多了!而将竖格都去掉后,会忽然觉得这幅书法没有之前好看了!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插图
这就涉及到一个书法上的“章法”问题,用书法术语也可称之为“行气”(háng qì)。“行气”,是从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出发提出的概念,指书法作品中一行字需以一气贯之,字与字间具有相互联系,不致各自为政,支零破碎。
文章插图
行气反映了字与字之间,以及行与行之间的呼应映带关系,书写时一般要求笔断意连,连缀成行,积行成篇,在文字的上下、左右、首尾的书写中,既有变化,又能和谐。清代宋曹《书法约言》称:"勿往复收,乍断复连,承上生下,恋子顾母。"字贯气则结构严谨、传神达意;行贯气则承上启下、节奏分明;篇贯气则融会贯通、神足韵浓,这就叫行气贯通。否则,就会使书作杂乱无章。
文章插图
由于古人的书写从竹简而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书写顺序,所以古代书法作品的“行气”往往体现为“纵有行、横无列”的特点,竖行垂直,行气贯通。启功说:“行气就是在书法作品中字与字的连接状态。行与行的行气叫横行气,字与字叫纵行气。”清冯武论笔法十门第九门曰:“通气门,亦曰通水,凡点划会通其气,使血脉相通。”
文章插图
以欧阳询的《心经》为例,在添上了竖向的格子后,我们看着这个书法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改变通常采用的由左到右的观察习惯,沿着由上到下的视线来进行观察,由于后一个视觉路线符合作者在写书法时的行气,所以看着会觉得非常的顺,这个字的美就容易体会出来了。
文章插图
与之相反,如果没有竖向格的导向,普通人在欣赏欧阳询的《心经》往往不自觉地仍然会依照着平时养成的由左到右的阅读习惯,由左到右来看这幅字,那这样的话,这个字书写前后照应的“行气”就没有了,这样就会影响到这幅书法作品的美观。
文章插图
文艺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外化,书法作品中作者的情思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有明显的外化,它往往以“气韵”的形式体现于书法作品的风格中。要更好地表现这种气韵风格,在运笔的同时就要用自己的意念控制胸中之气自然流畅地运转起来,使之到达笔端,然后如行云流水般一挥而就。书写时的“行气”通畅,就会产生类似读文学作品时的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感。
文章插图
那么,在竖向书写时怎样写好“行气”,做到一行字一气贯之呢?其基本要求是在一行字当中,能拉出一条中轴线,保证轴线左右两边的视觉重量大致相等。简单来讲,如果有竖格子的话,将字写在竖格子中间,做到“纵有行、横无列”即可!
文章插图
- |当代著名书法家姜军书法作品欣赏
- 95后|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言不合就离职?3个95后职场人告诉你真相
- 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企业拒绝招收三本生?并非是学历歧视,背后原因很真实
- 称呼$“官人”是什么意思, 宋朝女子为什么要称呼丈夫为“官人”?
- 故宫|为什么故宫的工作人员每次开门都要喊一声“我进来了”
- 随笔|我为什么写作?我为谁写作?
- 大学生|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都混得很差?知乎高赞回答
- 职业教育|陆喜梅:日夜打工没了魂,你为什么讨厌上班?
- 生肖|我为什么敢生三个娃?
- 题字#罕见毛主席为青藏、康藏、天兰路通车题字书法作品,这才是好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