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这本小说读起来窒息,但却是杰作|一周新书风向标( 二 )


如果我们把目光移动到“我”出发之前,会问出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个始终在路上的人的出发地在哪里?更准确地说,他的故乡在哪里?《归乡》中的W是“我”度过童年的地方,但归乡后“我”感受到的依旧是巨大的陌生感,此外就是“黑暗往事”造成的童年阴影,以及某种残缺感,就像一个完整的人失去了一条胳膊。在《归乡》中塞巴尔德似乎在告诉我们,他没有故乡,哪怕有,也和其他地域一样被时间和历史遗弃了。
《眩晕》中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海外》。在这篇小说里,“我”到维也纳,竟莫名地遭到两个情绪激动的年轻人的袭击,两人像从早期电影里逃出来似的,袭击后又“以一种怪异的扭动,消失在柱廊间的暮色中”。卡夫卡在1912年7月9日的日记里写到:“发现魔鬼。当我们被魔鬼缠住时,那就不会是一个,否则我们(至少在人间)满可以平静地生活……我们人间的不幸只会是由成群的魔鬼构成的。”当读到这两个幽灵般的年轻人出现,并意识到作品中笼罩着的卡夫卡的阴影时,你会不自觉地将卡夫卡写到的“魔鬼”和这两个年轻人联系起来。他们为什么要袭击“我”?他们到底来自过去(早期电影),还是未来?他们是来制造另一种不幸的?如果用这个问题问塞巴尔德,他大概会像他经常说的那样来回答:“我至今仍不能解释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塞巴尔德在行走中寻找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众多的“不能解释”。在这无法解释中,我们合上塞巴尔德的书后,能记得的是什么?一些诡秘的碎片?一个走在阴暗街道上的模糊身影?但更明显的是那压抑、迷惘、浓雾般弥散开来的氛围。这一氛围是他“对过去的石头见证与对未来的模糊渴望”之可能性的怀疑,是这怀疑之后的忧郁,以及明知如此还要这样去做的无奈,这是他作品的本质,就像卡夫卡小说的本质是他那独有的怪诞氛围一样。
新知

卡夫卡#这本小说读起来窒息,但却是杰作|一周新书风向标
文章插图

《谁是德古拉:吸血鬼小说的人物原型》
作者:[英] 吉姆·斯塔迈尔
译者:刘芳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年4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肖舒妍
德古拉公爵,恐怕是吸血鬼家族中最大名鼎鼎的一位。暂且不论他的故事曾被改编为话剧、电影、音乐剧等无数个经典版本(并成为某种财富密码),我们今日熟知的几乎所有吸血鬼元素——阴森恐怖的古堡作为藏身之所、十字架和大蒜头作为天生软肋、插入心脏的尖木桩作为致命武器、苍白皮肤鲜红嘴唇阴暗性格作为古怪魅力——都是从《德古拉》而来,由《德古拉》流行的。借用今日电影工业的流行语,正是《德古拉》这部小说,打造了吸血鬼传说的宇宙。
但是这位独领风骚的德古拉从何而来?他的作者姓甚名谁、他的人物形象又是否有所依托?在《谁是德古拉》一书中,作者吉姆·斯塔迈尔便试图解答这些问题。而答案,可能比德古拉本人的文学形象还要有趣、神秘。
根据斯塔迈尔的考证分析,吸血鬼德古拉的形象,可能同时来源于热情洋溢的诗人惠特曼、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当时赫赫有名演绎过众多经典角色的演员亨利·欧文,以及在伦敦恶名昭彰、令无数女性闻风丧胆的连环杀人犯“开膛手杰克”。
在梳理德古拉公爵形象来源的同时,斯塔迈尔也还原了隐于笔下人物背后的、《德古拉》的作者布莱姆·斯托克的生平,以及他在19世纪末与以上大人物的亲密往来。他们不仅成为了他文学写作的素材,更对他的私人生活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