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随笔之一百一十八:《喜出望外》

随笔之一百一十八:
《喜出望外》
(2017年10月26日)
赵忠心
昨天中午 , 正在吃饭的时候 , 电话铃响了 。
这个时候的电话 , 多是骚扰电话 , 我懒得接 。 夫人离电话比较近 , 她拿起电话 。 夫人用手捂着话筒问我:
“是个叫曹汉斌的电话找你 。 你认识吗?”
我一听这个名字 , 喜出望外 , 赶紧放下碗筷 , 把电话接了过来:
“汉斌 , 你失踪了十多年了 , 人间蒸发了 。 让我想得好苦啊!你到哪里去了?”
电话那边说:
“赵老师 , 抱歉 , 抱歉!让 您老惦记了 。 这十多年 , 我是四处游荡 , 居无定所 , 一言难尽啊!见面以后 , 我再跟您细说吧 。 我把您的电话号码给弄丢了 。 这是最近 , 北京的一位姓胡的老师到广东来参加学术研讨会 , 我才打听到您家的电话 。 现在 , 我在广东梅州的一所大学工作 , 也评上了正教授 。
“赵教授 , 我们这里的柚子是非常有名的 , 非常好 。 我是想 , 给您和师母二老寄一些去呀!麻烦您 , 把您家的地址告诉我 。 ”
“梅州的柚子是很有名的呀!谢谢你!给你添麻烦了 。 你的爱人、孩子也都去梅州了吗?”
“不麻烦 。 有快递 , 很方便 。 他们都来了 。 跟我在一起 。 ”
“好 , 好 , 好!一家团圆了 , 就好 。 有机会到北京 , 要来我家坐坐呀!”
“那是肯定的!我也很想您呀 。 赵老师 , 你身体好吗?”
“很好!天天锻炼 , 吃嘛嘛香!就是廉颇老矣——只是尚能饭 。 干嘛 , 嘛不成了 。 ”
“赵老师 , 我一听您说话的底气 , 身体状况肯定是很好的 , 您一定是歇不下来呀 。 我很高兴 。 我一定找机会去北京看望您!”
这个叫曹汉斌的是何许人也?
他并不是我的亲学生 , 没在我身边读过书 。 但我们之间的感情 , 却是很深的 。 我一直把他当成我的亲学生看待 。
曹汉斌是陕西榆林人 。 原来在榆林师范专科学校当老师 。 1998年 , 他报考我的家庭教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
榆林地处陕西省最北部 , 黄土高原上 。 那个时候 , 榆林属于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 。
我这个人是农民家庭出身 , 从小生活在河北的落后的农村 。 贫困的家庭出来的 , 对于从贫困地区来的年轻人 , 农民的后代 , 犹然有一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感觉 。
特别是看到他 少言寡语 , 老实巴交 , 憨厚朴实 , 一副陕北青年农民的形象 , 很像我年轻时的样子 。 我一见如故 , 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 。
心想 , 他一个西北地区农民的儿子 , 既无权势 , 也没有金钱 , 有谁能帮他呢?我这个人出了名的耿直 , 从不势利 , 从不拍有钱有权人的马屁 , 就爱帮助比我混的差的弱势群体 。 我不帮他谁帮他?我要尽我所能 , 帮助他实现他的理想、追求 , 改变他的前途命运 。
考研那年 , 他的考试成绩很不错 , 达到了录取分数线 。 但那年 , 学校分配给我的招收研究生的名额只有一个 。 他虽然达到了国家确定的录取分数线 , 但考试成绩排名并不是第一位 , 第二位就是他 , 距离第一位只有一步之遥 。 我只能忍痛割爱 , 录取了来自新疆的考试成绩排名第一的那位女考生 , 他没有被录取 。
曹汉斌很失落 , 我也感到很遗憾 , 不停地摇头 , 扼腕叹息 。
好在我在很多大学有熟人 。 我安慰他说:
“不用着急 。 我给你想想办法 。 看看别的学校能不能有 录取机会 。 咱们学校的社会声望还是比较高的 , 北师大考研考生的考试成绩含金量是很高的 , 你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