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有一种修养,叫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 二 )


面对众人的诘问,主持这样回答:
“做人,别做绝了,要给人留后路。做贼的人,也是遇到了难处,才出此下策的。”
巧的是,这话正好被小偷听到了,他羞愧难当,又大为感动。
在那之后,古刹里再也没丢过香火钱。从前丢的那些钱,也被偷偷地还了回来。
老话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得理不饶人,站在道德的立场上并无错处;得理却饶人,却是给别人留下一条生路。
郭德纲也告诫过我们:
“得饶人处且饶人,山不转水转,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马高蹬短山穷水尽的时候,留一些余地,是给自己一些退路。”
今日犯错的是他人,明日落难的可能就是你。
聪明人,都懂得凡事退三分,得理也饶人,给别人留下的余地,或许就是他日自己的生机。
白岩松&有一种修养,叫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
文章插图

03

  • 敬人不卑尽,莫讨好他人。
听过一句父亲教育儿子的话:
“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甚觉有理。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居于下位者,总会不自觉地过于高看他人,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看低。
有一年,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去广州暨南大发表演讲。
学生们看到他,都激动非常,有要签名的,有求合影的,还有很多拍照发微博的。
演讲开始后,白岩松先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刚才看到有一条微博,写着:就要见到白岩松老师了!!!!!!!!
用了八个感叹号!我非常替你可惜。
当你拥有一个表达空间的时候,你却把权利用在感叹上,而不是提出你的问题。
我想,如果今天的论坛要让我们拥有一点什么的话,那就从平视开始。
不管别人处在怎样高的位置,都不该去仰视;不管别人处在怎样低的位置,都不该去俯视。”
习惯性仰视他人,习惯性放低自己,这其实是一种讨好型人格的体现。
作家蒋方舟就曾是讨好型人格。
【 白岩松&有一种修养,叫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优秀如她,内心其实很自卑,很敏感,总是下意识地去讨好别人,想尽各种办法照顾别人的情绪;
甚至和男友吵架,都担心对方生气,次次都是自己低头道歉。
那段时间,她活得很痛苦。
而当她逐渐试着不去讨好任何人后,她才真正找回了自己。
她终于明白:
“真正欣赏你的人,是欣赏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讨喜和故作谦卑的样子。”
我们其实常常将尊敬与讨好搞混,把敬人三分做成了卑躬屈膝,将尊重他人做成了惟命是从。
其实,敬人的同时,不必委屈和放低自己。
聪明人,敬人而不卑微,能低头也懂抬头,不卑不亢,活得自由。
白岩松&有一种修养,叫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
文章插图

04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聪明人,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时该坚持,何时该让步。
知人不言尽,有看破的聪明,也有不说破的智慧;
责人不苛尽,有宽阔的心胸,也有够长远的眼光;
敬人不卑尽,有尊重的修养,也有不讨好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