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人$清朝把囚犯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那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

清朝把囚犯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那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徐骏诗人原本的意思是描写眼前的景物,风不识字,干吗还要吹动书页让人心烦呢。而清朝当权者认为:“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是诗人在嘲讽清朝统治者不识书、不适合统治,徐骏因此被斩首。披甲人$清朝把囚犯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那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
文章插图
清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奴才”文化!雍正八年,发生了吕留良一案,死难者共达100余人,吕留良和他的长子吕葆中虽然已死,仍被开棺戮尸,枭首示众;吕留良的学生严鸿逵在狱中被杖毙;吕留良活着的儿子吕毅中和吕留良的学生沈在宽,皆被押入刑场斩首;吕留良的一些私淑弟子,还有逐年刊刻、贩卖和私藏吕留良书籍的人,或被斩首,或被充军,或被杖责,一个都未被饶恕!披甲人$清朝把囚犯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那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
文章插图
更甚的是,乾隆还下诏,将早先流放在宁古塔的吕留良等人的后代,遣送到更荒远的黑龙江寒冷边疆,“给披甲人为奴”。从顺治十五年(1658年)开始,清廷规定“挟仇诬告者”流放宁古塔。在清代,宁古塔是“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当地并没有叫“宁古”的“塔”。相传曾有兄弟六人占据此地,满语称“六”为“宁古”,“个”为“塔”,所以称为“宁古塔”,乃满语转音而成。顺治年间,宁古塔辖界非常广大,盛京以北、以东地区,皆为宁古塔将军辖地。现在黑龙江东部的海林市,就是当时清廷流放人犯的宁古塔所在地。披甲人$清朝把囚犯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那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
文章插图
清代刑律规定:“限日行五十里,若三千里限二月;二千五百里限五十日余准是。”若在途中无故稽留将受到惩罚。而流人每天必须的食物,均由当地政府供给,这些食物和在监人犯的食物差不多,对于长途跋涉、体能消耗巨大的流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并且即使这样少的食物往往也不能够足额发放,流人们常常处于饥饿状态,这使在险恶流放途中的流人处境更加悲苦。流人到流放地后必须服一定的劳役。根据所犯罪行的不同,劳役大致分成两种为奴和当差。为奴实际上是清代入关前奴仆制度的延续,被流放为奴的人多是犯了严重的罪行,他们到达流放地后,都被朝廷赏赐给了当地的官员和驻防的兵丁。披甲人$清朝把囚犯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那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
文章插图
为了使这些为奴人犯“备尝艰苦长受折磨”,清朝的法律规定奴主有权处死为奴的犯人;“务令家主严行管束,断不许勒索赎身及任听在外居住”。被遣戍宁古塔的流人,能生还的极少。 据统计清代的东北流人总数在150万以上,在今天黑龙江省的海林市和宁安市,也就是以前的宁古塔旧城和新城,汉族居民姓氏比东北任何地方都多其中,郑、吕、朱、陈四大姓都是清代不同时期流人的后商。披甲人$清朝把囚犯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那披甲人到底是什么人?
文章插图
至于“披甲人”,不是“披甲守卫边陲的军人”这么简单。根据“以旗统军,以旗统民”的八旗制度,八旗之人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而旗中的人群,按照其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即奴隶,多为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满洲征战中生俘的降人,民族不一,地位要高于阿哈;而“旗丁”则是满洲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