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若你认为颜真只是一个书法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三 )


第二年,唐玄宗避难于四川,让儿子李亨即位是为肃宗,也一直依重颜真卿在河北平乱,先后任命他为河北招讨使、宪部尚书、御史大夫等职。为了大唐王朝颜家在平叛中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其堂兄及侄儿等共三十多人均战死在战场,那首闻名于世的《祭侄文稿》就出于此时,要知道这可是血与情的真谛。
安史之乱终于被勉强镇压下去,唐王朝起死回生,颜真卿再度入朝为官,但仕途仍然极为不顺,一切皆因直言不讳的性格。新皇帝李亨派左司郎中李造祭宗庙,在祝词上署名为“嗣皇帝”,别人都没啥意见可他偏偏硬杠,说太上皇还在川蜀,这样怎么能行?弄得皇帝当众下不了台,宰相更是难堪,事后又被调离京城任冯翊太守,不久又降为饶州刺史。
李希$若你认为颜真只是一个书法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文章插图
( 唐玄宗 )
讲良心话颜真卿真不在乎官职,升任降职都不影响他的情绪,其性格也是至死不改,大家都晓得唐朝是盛朝也是以乱朝而闻名,有句古话叫“鬼混唐朝”便是乱象佐证。所以,颜真卿的上上下下也属正常,“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权利斗争进入白热化,唐玄宗高调回到长安那肯做太上皇,就找儿子讨要皇权,那唐肃宗又怎肯放弃皇位。
于是,父子两个相互掐起来,到底是后生可畏,唐肃宗抢先一步,将唐玄宗委任的宰相一竿子撸到底,再将其身边的亲信瓦解的瓦解,撤职的撤职,硬将老子弄成了光杆司令。两人相斗水深火热,直到宝应元年四月两人都驾崩,代宗李豫即位“二元格局”才解体。
李希$若你认为颜真只是一个书法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文章插图
四、忠心为国,慷慨赴死代宗当上皇帝后开始选拔人才,此时,已经五十多岁的颜真卿再逢仕春,先是任职于尚书省,后封鲁郡公,达到人生巅峰。按理说这个年龄段已经功成名就本不该再生什么事了,可他的性格就是不允许,没多久又杠上了新任宰相,说宰相元载结党营私、奸臣当道。这么严重的话估计全朝廷也只有颜真卿敢说,这也是人们评说他不识时务的原因,其实,忠臣哪个不是这样呢!
可人家毕竟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选择对立面自当后果不佳,很快颜真卿就被降为峡州别驾,先后当过吉州司马、抚州湖州刺史等职。估计要不是他清廉忠诚恐怕三个脑袋都不够砍,前面说过,颜真卿就是心态好,全然没有将再次的降职当回事,在这段时间里将自己的冤愤全都倾注于书法,使他的书法也达到巅峰。成语“字如其人”说的就是他,有人说颜真卿是逼出来的军事家、是气出来的书法家不无道理。
被颜真卿称为“奸相”的元载,最终在政治斗争中被杀,新宰相杨绾、常衮又请回了六十八岁的颜真卿,做了吏部尚书。两年后肃帝驾崩,李适即位,宰相又换为卢杞,可能是感恩于前朝宰相的提携,或是对他们的认可,看不惯当朝宰相的所作所为,与其相背而行,再因直言不讳遭来第四次降职,被任命为太子少师的闲职而再无实权。
李希$若你认为颜真只是一个书法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文章插图
即使这样卢杞也不肯放过,一直在寻找机会算计,这时,恰逢淮西节度使李希起兵造反,卢便向皇帝献策,说颜真卿德高望重可派他去李营劝降。这个馊主意就是借刀杀人,虽然知道此去是九死一生,但忠心可鉴的颜真卿不畏生死、大义凛然。
惧于颜真卿的威信和高风亮节,李营先是百般拉拢并许愿给他宰相,但他不为所动慷慨陈词并痛斥李希的无耻。最后以死相威胁,也没能让他就范,只得将他下了大牢,料定自己必死无疑,颜真卿并不惧怕,他自写墓志铭和祭文,展现了视死如归大无畏的精神,最终被缢死于龙兴寺柏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