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荆公&王安石一首诗,胡适爱了二十年( 三 )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王荆公小诗一首,真是有得于佛法的话。认得人生如梦,故无所求。但无所求,不是无为。人生固然不过一梦,但一生只有这一场做梦的机会,岂可不努力做一个轰轰烈烈像个样子的梦?岂可糊糊涂涂懵懵懂懂混过这几十年吗?
民国十八年五月十三日
显然,胡适对王安石这首诗的理解与引用,都已颇具个性与时代感。或许,这跨越千年的文心诗境,之所以有这么一种冥通默契,之所以有这么一番因缘际会,本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精英“初心”不改,始终怀揣“梦想”,倾力追寻“梦想”,凭栏回望之际,终究有着那么一场“梦遇”般的心领神会罢。
王安石的“有为主义”胡适终生推崇
胡适对王安石其人其文其思想的喜爱与推崇,还绝不仅限于这一首《梦》。早在1932年8月为山东齐鲁大学题词时,胡适就曾引用王氏语录,为之这样写道:
“王荆公说,学者之事,必先为己。其为己有余,然后可以为人。他所谓‘为己’,不是自私的营谋,只是易卜生说的‘先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除了胡适自己引用王氏诗文与语录,有所抒发与引申之外,胡适本人对王安石的一句评语,也被同时代其他学者所认同和引用。1933年1月出版的《王安石评传》,著者柯昌颐本是历史学家,曾为清末状元,乃是前辈学者,却也十分认同并引用了胡适的评语,以此来加持自己的学术观点。书中转引胡适的评语如下:
“看惯了近世国家注重财政的趋势,自然不觉王安石的可怪了,懂得了近世社会主义的政策,自然不能不佩服王安石的见解和魄力了。”
虽仅仅是短短一句评语,却也足见胡适眼中的王安石,有着何等非凡的历史地位了。胡适晚年更有意对王安石做一“总评”,在其逝世一年之前,曾撰有一篇《王荆公的有为主义》。此文开宗明义,十分明确地指出:
“我常引王荆公的诗句来说明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用‘有为’来替代‘无为’。他的文集里……都很明白地提倡一种有为主义,明白地颂扬人工开物成务的功绩。”
此时的胡适,还颇推崇王安石的另一首诗《登飞来峰》,经常将诗中末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拈提出来,多次书写,频频题赠友人。遥望千年已过,尘世沧海桑田,世界地覆天翻——王安石“变法”的时代,早已成了过眼云烟;即便胡适投身“新文化”的时代,也已为百年旧梦。
回顾70年余年之前,胡适以自己已实现或部分实现的梦想为例,在大学讲堂中激励年轻人的那一句话,至今仍很励志:“年轻人应该放胆做梦,不必怕人说是梦想者,梦往往可以决定终身,至少也可以决定一部分。”不得不承认,讲演中的那一句,“我们不相信人生是梦,但是许多事是从梦想成功的。人生几十年,做梦的机会很少,我们应该做一番有趣味的,像样的,轰轰烈烈的大梦”,至今仍很动人。
【 王荆公&王安石一首诗,胡适爱了二十年】文并供图/肖伊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