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故宫里的古代皇家地暖

故宫里的古代皇家地暖
(本文载于《科技日报》2021年12月10日第8版 , 有修改)
超过600岁的故宫又名紫禁城 , 不仅拥有辉煌壮丽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 而且含包含了诸多的古代宫廷生活智慧 , 地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明朝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卷十七《大内规制纪略》有:“右向东曰懋勤殿 , 先帝创造地炕于此 , 恒临御之”;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有:“十月……是时夜已渐长 , 内臣始烧地炕”;以上可说明紫禁城在明朝时期已有地暖 。 尽管冬天室外寒冷 , 居住在宫中的帝王们在则过得非常舒适温暖 。 乾隆皇帝在《冬夜偶成》一诗中就写道:“人苦冬日短 , 我爱冬夜长” 。 道光皇帝在《养正书屋全集》中写有“花砖细布擅奇工 , 暗热松枝地底烘” 。 在这里 , “鸟道”、“羊肠”即为地下供暖的通道 。 与现代人采用的水地暖(在地板下埋设水管 , 以的热水为热媒 , 在水管内循环流动 , 加热地板)或电地暖(在地板下埋设电缆或电热膜 , 使之加热地板)方式不同 , 故宫里的古代地暖为室外烧火、加热室内地砖的供热方式 , 俗称“火地”或“暖地” 。
火地由位于窗户外面的地下操作口、窗户里面的地下炉腔、室内地面砖下面的火道(热量传输的通道)、室外台基侧面的出烟口组成(图1-图2) 。 其供热基本原理为:服务人员站立于操作口内 , 将木炭置入地下炉腔内燃烧 , 加热空气;受热后的空气沿着火道路径向四周扩散 , 其间加热地面砖 , 利用地砖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 , 使得热量由下至上进行传导 , 从而保持室内的温暖;散热后的空气温度降低 , 其夹杂炭火中的烟尘(少量)从出烟口排出火道 。
地暖|故宫里的古代皇家地暖
本文图片

图1火地平面示意图
(1-室外操作口;2-地下炉腔;3、4、5-火道 , 虚线箭头为热量在地下的传递方向;6-窗户;7-出烟口;8-夯土示意图)
地暖|故宫里的古代皇家地暖
本文图片

图2火地沿1-4方向剖视图
服务人员的操作口位于窗户外面的地面以下 , 尺寸一般为0.8×0.8×1m(长×宽×高) 。 在明代 , 紫禁城负责烧炭的人员由惜薪司安排 , 清代为内务府营造司人员 。 服务人员进入操作口 , 可往室内地下的炉腔烧炭火 。 操作口在不使用时会被厚木板盖上 , 可防止小动物钻入 , 并有利于宫中人员在室外行走(图3) 。 操作口在室外 , 且服务人员站在操作口内 , 可隔着窗户看见室内 , 便于与室内使用人员交流 , 并及时增减炭火 , 以保证室内温度的适宜 。 另操作口设在室外 , 还有利于避免室内火源产生的烟雾在室内蔓延或其它安全隐患 。
地暖|故宫里的古代皇家地暖
本文图片

图3火地操作口与出烟口(虚线框部分)
服务人员烧炭后 , 热量在地砖下面沿着建筑宽度方向内扩散 , 该方向的火道称为主烟道;主烟道两侧还有若干宽度较小的烟道 , 方向与其垂直 , 称为支烟道 。 上述主、支烟道的分布方式犹如蜈蚣 , 因而又被俗称为“蜈蚣道” 。 需要说明的是 , 由于热量是由下往上传递 , 因而火源位置位于室内最低点 , 而主烟道从火源位置向室内延伸时 , 其底部高度逐渐增加 , 烟道剖面呈斜坡上升状 。 这样一来 , 热量就可以较为迅速的由窗底向室内扩散 。 一般而言 , 主烟道截面尺寸较大 , 其上部盖板由砖砌筑而成;支烟道截面尺寸小 , 盖板为扣瓦(图4) 。 另主、次烟道的盖板之上再架空铺设地面砖 , 其架空方式为:在各烟道之间的夯土层之上立多个砖制支墩 , 地面砖搭在支墩上 , 面砖之间接缝用灰浆抹严实 。 这种做法的科学性在于:一方面地砖层可均匀受热 , 且温度不过高;另一方面如有烟尘渗出烟道时 , 其仍然会限制在地面以下传递 , 并从出烟口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