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韵#镌璞斋词话1-6

【 格韵#镌璞斋词话1-6】1、王士祯论唐诗引用许彦周诗评,说,“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踪李
杜者,气不胜耳。”但是他并不同意这个说法,认为“盛唐诸诗人所以超出初唐、中、晚者,只是格韵高妙。”
这里就提出两个评诗的标准,一个是“气”,一个是“格韵”。
曹丕是首先提出文气的人,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以后白居易与元缜论诗也谈到诗以气为主,然后才是词采环卫。气,不是虚浮在词语表面的盛气,而是诗篇内涵的精气神,用现代语言说,就是精神内涵,是思想力。没有思想力的诗词是枯燥的诗词。
至于王士祯说的“格韵”是服务于“气”的,没有准确的格韵,那“气”自然提不起来,只有格韵而缺乏内涵,诗词仍然摆脱不了空洞。
2、诗思:
唐朝人郑綮说,“诗思在灞桥驴子背上”。
胡攫说,“吾诗思若在三峡闻猿声时也”。
王士祯论诗思说,他和胡攫的想法一致,曾写道,“诗情合在空舲峡,冷雁哀猿和竹枝”。
后壬子秋到蜀地主持应试,归来的时候船下三峡,夜泊空舲,月下闻猿声,突然就想到前诗,乃知事皆前定。
诗思是生活的积累,是诗人思想的沉积。诗思是创作前的思想活动,驴子背也好,三峡猿声也好,只是一个唤起,思想一经唤起,便链接起无限的情思,诗篇便成了。诗思是挤不出来的。为赋新诗强说愁,那个“愁”不是由心而生的愁,只是虚假的愁。
3、《带经堂诗话》
《带经堂诗话》是王士祯的全集,曰“诗话”,并非全是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时分上下两卷。当代人不知道王士祯为什么取“带经堂”之名。他自叙道:“余官御史大夫时,尝蒙御笔赐一堂联云:‘烟霞尽入新诗卷,郭邑闲开古画图’。又尝被赐御书‘带经堂’,‘信古斋’二扁,今分悬东西二第中堂。誌圣恩,示子孙,不敢諠也”。
4、清,黄静御有诗句:“一声啼鸟半江月,才到两山天欲明。”颇得王士祯赏识,唐人
张继题枫桥诗,“月落乌啼霜满天”,二诗有相似之妙,都是写夜。其实,鸟类夜晚宿巢是不飞的,何以入夜?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是拂晓。乌啼,也是拂晓。因拂晓才见霜满天。“夜半钟声”则是昨夜钟声。佛家暮敲鼓,晨击钟。寒山寺的钟叫“无常钟”,人离世了,佛家敲钟送行。张继听到的夜半钟声,是佛家在为亡灵作法普渡。全诗充满冷清孤寂的情怀。
5什么叫好诗?
我以为好诗的标准有三:第一,有佳句,让人有眼前一亮之感,读了还想再读,反复吟
咏,终生不忘。第二,有佳境,诗句后有言之未言之境,可意会,可深思,尽在不言之中。第三,有佳意,在常见的事物中吟出别人未见之状,未到之思,所谓独见,洞见;在诗句中营造独特的创意。诗要别开生面,好诗不是编辑说了算,也不是评委认定的,而是广大受众认可的。唐立国299年未评出一位本朝最佳诗人,两宋立国167年未评出一位本朝“杰出词人”,为何?没有标准。好诗人,好词人是受众认可的。而不是“评”出来的。
6、当代人学习近体诗选哪个课本最好?我以为是《唐诗三百首》。此本有两个版本应
该参照着读,《唐诗三百首》是清乾隆二十八年无锡人孙洙和夫人徐兰英共同选收的本子,被后来的诗评家认可,最初是私塾课本。在浩瀚的唐诗中为什么只收三百首,是效仿了《诗经》的规制,《诗经》又名“诗三百”。学习近体诗,这三百首范例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