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贾宝玉为何被称“银样镴枪头”?林黛玉试过他,最有发言权


贾宝玉搬进大观园后,突然不自在起来,每天都往外头瞎跑鬼混,不愿意和姐妹们玩。这是明显的青春期行为。突然意识到男女有别,不适应生理和心理发生的变化,甚至发现对林黛玉产生不同于亲情的感情,都令他惶恐不安。


贾宝玉@贾宝玉为何被称“银样镴枪头”?林黛玉试过他,最有发言权
文章插图

小厮茗烟看到贾宝玉魂不守舍,虽然不懂他为何如此。但同龄人的需求总是相似的。以己度人,茗烟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主子高兴起来,于是,就给他收罗了一大堆“禁书”。
贾宝玉哪里看过这些,一时间废寝忘食,比高考还要认真。要说茗烟“坏”,就是这些家伙等同“佞臣”,不计后果只为弄巧讨好主人。脂砚斋都说“痛恨”茗烟此举,并深受其害。
当然,茗烟给贾宝玉搜罗的,也不可能是什么过分的书籍。最多一两本“春宫”,其余像《金瓶梅》一类撑死,还是以《西厢》《琵琶》等当时被列为“禁书”,实则不过是才子佳人的爱情书籍为主。
但这也等于打开了贾宝玉的新世界,让他明白了“不自在”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正视对林黛玉的感情。
话说这一天贾宝玉拿了一本《会真记》在大观园看,不想就被林黛玉抓了个正着。偷看禁书被发现,也算小行社死现场。好在《会真记》并非不可给林黛玉看。于是贾宝玉倒蛊惑起林黛玉同看。


贾宝玉@贾宝玉为何被称“银样镴枪头”?林黛玉试过他,最有发言权
文章插图


林黛玉那一天正好“葬花”归来,路遇贾宝玉要将落花收集了丢入水中。林黛玉阻止他,认为水流向外面不干净,不如收集了花瓣,用绢袋装好葬入土中。
题外话:关于黛玉之死有“沉湖”一说,绝无可能。林黛玉认为水里脏,绝不可能如此死!
黛玉葬花,想想那个画面,多美?再想想锦帛做的袋子用来装花瓣埋入土中,多败家!真正是“富贵不知穷滋味,错把锦囊葬花来”!
贾宝玉被林黛玉葬花感染,就忘了禁书的事,结果被林黛玉发现。可笑他慌乱之下,竟然用《中庸》《大学》搪塞,轻易被林黛玉识破。
【 贾宝玉@贾宝玉为何被称“银样镴枪头”?林黛玉试过他,最有发言权】贾宝玉要是大白天在无人处用功读《四书》《五经》,太阳也打西边出来了。林黛玉如何能信!


贾宝玉@贾宝玉为何被称“银样镴枪头”?林黛玉试过他,最有发言权
文章插图

逼不得已他只好如实交代,将书给了林黛玉,并发誓绝对是好书。就怕黛玉以为是“禁书”而贬低了他。
林黛玉是最爱书的人。她的房间全都是各类书籍,即有林家的藏书,也有贾家的搜罗。而且林黛玉是不看《女则》《烈女传》一类女书的。
林家书香门第,林如海更是科举探花,林黛玉读的都是《四书》《五经》一类儒学之书。从黛玉的博学不如宝钗看,她术业有专攻,真要女儿能科举,没准她也能考个进士回来。
所以,林黛玉与贾宝玉不同,她从来不反对科举,只不过贾宝玉不喜欢,她才不规劝,是为知己互相尊重罢了。
闲言少叙,贾宝玉当时看的《会真记》,上一回我们说过就是《西厢记》。曹雪芹之所以用《会真记》,在于唐代元稹的原作是悲剧结尾。崔莺莺被张生始乱终弃,且张生在给朋友谈论此事时斥责莺莺为“必妖于人”的“尤物”,并自诩为\"善补过者\"。始乱终弃还是浪子回头了,真是无耻之尤!
《会真记》伏笔了日后林黛玉为了贾宝玉而与贾探春外嫁后很快泪尽而亡。但贾宝玉却不守初心,迎娶了薛宝钗,在他心中也算对黛玉“始乱终弃”,一如“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