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1983年5元一张没人要的画,他豪气买了9000张,现今单张价值上亿( 二 )


也有人挖苦说他“疯了”“被忽悠了 , 少不更事” , 也有人说他“中毒”已深 。 然而 , 许化迟打定了主意拿下这批字画 。
为了筹钱 , 他变卖名下的房产、家具 , 所有能淘换现金的物件都拿去抵押、变卖了 。
那段日子 , 他四处奔走、东挪西借 , 终于如期凑够了20余万元完成了交易 , 将这批书画作品买下 。
……
近40年过去了 , 当年身姿英挺的大好青年如今也已步入古稀之年 , 他的名气和地位也早已不是当初可比 。
撇开其自身艺术成就和贡献不谈 , 仅仅是他当年买下的某些作品 , 单件价格就估值上亿元 。

“九哥”之名早已在圈内人人皆知 , 而他一举买下9000件作品的旧事也已成为业界传奇 , 成为许化迟最广为人知的故事 。
那么 , 作为一家国字号的历史博物馆 , 当时为什么要售出这么一批近代作品?
许化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他还有哪些传奇故事?
01 当时的背景在有些人眼里 , 许化迟买下这批作品是捡了个大“漏” 。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 这句话没有错:那么在当年 , 中国历史博物馆为什么会出售这一批作品?
1978年 , 我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 而1983年正处于其初级阶段 , 国内经济环境并未取得根本改善 , 亟待发展的地方太多 。

而文化方面的建设显然更要落后于与吃饭穿衣直接相关的经济建设 。
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 , 历史博物馆与时俱进 , 成立了用来接待外宾的“服务部” 。
然而 , 由于有关部门拨款很少 , 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经费紧张 , 这个外宾服务部也面临同样的尴尬处境 。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 博物馆的管理层多次召开内部会议进行讨论 。
最后 , 他们想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将库存的部分近、当代书画作品售出 , 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 但也可以大大缓解 。
此次出售虽然是公开进行的 , 但博物馆方面毕竟没有刻意大肆宣扬——此事毕竟不适合大张旗鼓举行 。

许化迟正是在参观时从工作人员那里偶然得知这个消息的 。 假如当时公开拍卖 , 相信会有更多爱画者或眼光独到之士赶来参与 。
因此要说他是“捡漏” , 也勉强说得过去 。
02 师出名门许化迟的父亲是当代著名国画家许麟庐(齐白石的亲传弟子) 。
许麟庐从艺超过一个甲子 , 他博采众长 , 大胆吸收并运用了很多来自民间的艺术技法 , 并将京剧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 , 蜚声国内外 。
许化迟家中行四 , 他的三哥许化夷是有名的画家 , 撰有《中国画花鸟鱼虫绘画大全》一书 。

因为许家的堂兄弟中许化迟排行第九 , 黄永玉大师私下里叫他“小九” , 朋友们叫他“九哥” , 同行们尊称他“九爷” 。
小的时候 , 许化迟总是待在父亲的“和平画店”内 。
和平画店是许麟庐先生以画会友的雅集之所 , 很多业界名人将作品寄存、展览在此 。
许化迟耳濡目染之下 , 自然而然对此道生出了浓厚兴趣 。
高超的艺术鉴赏力不会凭空而来 , 必然要自己有相应的艺术素养才能融会贯通 , 练就“火眼金睛” 。
和平画店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 , 吸引了刘海粟、陆俨少、黄永玉等名人在此聚集 , 遇到敏而好学的许化迟顿起爱才之心 。

无论岁月如何更迭 , 这间画店内从不缺少大师的身影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1971年 , 许化迟拜在胡爽庵先生座下正式开始学艺 。
数年内 , 从学习、模仿开始 , 许化迟逐渐得到了胡先生的真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