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的“爱情故事”(海客话中国)( 二 )


有了更多的研究资料之后 , 已经耄耋之年的我又有了新课题 , 那就是如何向世界读者准确传递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 。
在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研究的时候 , 我比较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研究、翻译和解读 。 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这些核心词汇的含义 , 才能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 比如“仁”这个概念 , “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安仁 , 知者利仁”“夫仁者 , 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仁”在《论语》中出现频次很高 , 有109次之多 。 如何给外国人讲解这个词?有人可能会直接拿西方的哲学术语去套用在中国的哲学术语上 , 但我觉得这些术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 我的做法是直接跟他们说“仁”这个字 , 然后找来例子逐一解释它的含义 , 让他们自己去理解“仁”是什么 , 而不会去把“仁”翻译成西文再跟他们去解释 。
说实话 , 中国文化实在是太广博深邃了 , 我时常担心无法将这些核心词汇的内涵准确传达给读者 。 但尽管困难重重 , 我还是要做 。 因为这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一条捷径 , 把这些词弄懂了 , 就更容易弄懂中国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 这正是作为汉学家应该努力的方向 。
回顾几十年学术生涯 ,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 因为当我开始进行汉学研究的时候 , 墨西哥对于汉学和中国所知甚少 , 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 我可以根据兴趣去选择自己的研究对象 , 比如说历史、哲学、文学 , 我都很感兴趣 , 并从事过相关研究 。 我的学术生涯可以概括为我与中国的“爱情故事”——因为爱情是专一的 , 也是恒久的 。 虽然我已不再年轻 , 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我都会坚持学习中国文化 , 不断寻找新的发现 。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徐宝锋、王立倩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