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想起虎子的故事

刊于《今晚报》11月2日的肝胆篇《莫把“三俗”当通俗》 , 用“茶壶”比喻“通俗” , 用“夜壶”象征“三俗” , 并对当今把“夜壶”当“茶壶”的乱象做了抨击 。 其比喻之恰当、抨击之入理 , 令我叹服之余 , 又使我想起了一个历史故事 。
这个故事出自一本明人笔记 , 书名和作者想不起来了 , 但其故事情节还记忆清晰:一个附庸风雅的暴发户酷爱收藏 , 某日在古玩店里看见了一个似瓮而扁、鼓腹大口的陶罐 , 形制古朴 , 古玩商说这是汉器 , 索价甚高 。 这个暴发户已收藏了不少六朝和唐宋的古器 , 汉器却没有一件 。 于是花大价钱买了回去 , 因其时代最古 , 价格又最贵 , 珍重地把这件汉器陈放在比其他瓷器、玉雕等古玩更显眼的位置上 , 并且得意洋洋地请行家朋友来欣赏这新得到的宝贝 。 一位博古的宾客定睛一看 , 不禁扑哧失笑了 。 暴发户以为他的宝贝是一件伪造的汉器 , 问道:“是假汉器么?”博古家道:“一点不假 , 的的确确是汉朝的东西 。 ”问他为什么笑 , 博古家就支吾一下 , 还恭维了几句 , 走了 。
原来那玩意是一个虎子(溺器) , 也就是夜壶 。 这个附庸风雅而胸无点墨的暴发户 , 就因为它古 , 因为它值钱 , 就恭而敬之 , 把它供奉在大厅的几案显要处 , 怎能不令识者不忍俊不失笑呢?
【时代|想起虎子的故事】我当然不怀疑如今把“夜壶”当作“茶壶”者有些人是学识不够 , 和那个暴发户一样犯了认知错误 , 但大多数人未必是这样——他们之所以热衷于把“夜壶”当作“茶壶”推销 , 并不是他们分不清什么是“茶壶”什么是“夜壶” , 而是在这眼球经济时代 , 他们为了吸引眼球 , 赚取流量 , 使出浑身解数 , 大招迭出 。 或者被资本所绑架 , 不惜做“夜壶”的带货人 , 或者抱着“金钱至上”的观念 , 幻想“一夜成名” , 甘愿做“三俗”的奴仆……这些人与明代那个暴发户相比 , 无疑更等而下之了 。 至于有些写文章、搞舆论的也跟风起哄、推波助澜 , 把“三俗”的玩意当作通俗艺术的唯一标准来吹捧 , 那更是昧着良心说瞎话 , “违法失德” , 理应为社会所唾弃、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