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高手在民间】“宝葫芦”的秘密

“按下葫芦浮起瓢”
“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醉里乾坤大 , 壶中日月长”
“悬壶济世”
……
葫芦 ,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 。 《诗经》中有“绵绵瓜瓞 , 民之初生”的诗句 , 这里的“瓜”就是指葫芦 。 诗文大意是 , 周朝人的先民 , 就像连绵不断的藤上结出的葫芦 , 人丁兴旺、子孙昌盛 。 古代 , 夫妻入洞房要饮“合卺”酒 , 卺即葫芦——葫芦藤蔓绵延、结子繁盛 , 古人便视葫芦为增寿降瑞、保佑子孙的吉祥物 。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 , 除食用外 , 老祖宗们把成熟后、外壳木质化的葫芦制成各种容器 , 或舀水挖面、或盛药装酒 。
现代社会 , 葫芦的实用价值几乎不复存在 。 不过 , 在工艺品、艺术品领域 , 葫芦 , 又被那些心有灵犀、创意无限、技艺精妙的能工巧匠 , 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和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 。
葫芦烙画——用电烙铁作画笔 , 在葫芦上熨烙出书法水墨、工笔花鸟、吉祥图案……在葫芦烙画这个领域 , 定襄人张远以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工艺和创意 , 把这门技艺提升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 十几年来 , 张远综合运用或传承、或自创的烙画、镂雕、沥粉贴金彩绘、景泰蓝掐丝冷釉、砑花、矿彩、烙刻、推光等工艺 , 创作出几十种门类、规格的作品 。 这些作品 , 大者近一米高、成人双臂方能勉力合抱;小者如一枚花生 , 在这高不盈寸的“袖珍”葫芦上 , 竟然可烙一百个“福”字 。
葫芦|【高手在民间】“宝葫芦”的秘密
本文图片

张远的作品 , 被提名为国宾礼 , 屡获各种大奖 , 被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 通过私人订制、企业订制、线上推广、出口等途径 , 其作品供不应求 , 订单已经排到2022年5月 。 作为一名“80后” , 张远在推广技艺、营销产品方面紧跟时代步伐 。 2018年至今 , 通过抖音、火山、头条短视频APP等“吸粉”共计35万 , 组织2000多人次进行体验式葫芦烙画手工活动 , 培训数百名居家工艺品加工人员 。 他的作品 , 因为比较完美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 , 被日、韩客商顶礼膜拜、重金求购 。 他与北京景泰蓝惠民工艺厂、河北金音世界乐器博物馆合作设计 , 出口高端作品货值上千万元 。
以铁为笔、以火为墨 。 人们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葫芦 , 在张远手中变成了“宝葫芦” 。
1
他在故宫修“文物”
葫芦|【高手在民间】“宝葫芦”的秘密
本文图片

1982年 , 张远出生在定襄县蒋村镇(原蒋村乡)牛台村 。 其父母在县城忙于农机业务 , 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村里长大 。
在牛台村 , 张家几代算得上是“耕读传家” , 张远的曾祖、祖父都识文断字 。 张远小时候 , 就经常翻看上辈人收藏的“绣像古书” 。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 , 中国广大农村正处于“巨变”的前夜——城镇化尚未兴起、农民外出打工者寥寥无几 , 农村的民俗、民间文化还没有受到冲击 。 春夏时节 , 牛台村的婶子、大娘们吃罢午饭 , 坐在大门口编草席、纳鞋垫 。 五六岁的张远跑来跑去 , 把从画报、年画上剪下的牡丹、荷花图案 , 递给大人们做“样子”——童年的耳濡目染 , 使他对民间工艺天然亲近 。
上小学、初中 , 因为有点美术基础 , 班里的黑板报都是由张远“承包” 。 初中毕业后 , 依父母意见报考了忻州农机校 , 主要学习工程制图 。 三年级时实习 , 同学们纷纷南下打工 , 张远从父亲一朋友处得悉山西省团校新开办“室内设计与装修”专业 , 就想继续深造一下 。 入学考核面试的时候 , 张远呈上自己的美术“作品” , “主考官”王老师评价说:“无章法、有感觉” 。 无章法 , 是说张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有感觉”就比较玄妙了 , 可能是说他有美术天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