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中的50句名言,人生不可多得之良言
文章插图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据说这书被毛泽东前前后后读了17遍,足见此书的巨大价值。
文章插图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下面我们来赏析这部著作的50句经典名言。01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译文】所谓的才学,是道德的资本。所谓的德行,是才学的主帅。这其实是说,个人的道德素质,要高于个人的才学。这是因为一个人无才,但是有德的话,只不过平庸,难以成大事而已,如果一个人有才却无德,那对于社会的危险就大了。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其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的培养,然后才是知识、技能方面。02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资治通鉴·汉纪》【译文】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就会得到加强。03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译文】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话,就会愚昧不明。
文章插图
04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资治通鉴》【译文】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必定危险。05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资治通鉴·周纪》【译文】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06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资治通鉴·魏纪》【译文】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文章插图
07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资治通鉴·唐纪》【译文】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这种人是最难让人猜测的。08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资治通鉴·魏纪》【译文】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白白占着位子。09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资治通鉴·陈纪》【译文】残留在地里的头季稻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会使良田荒芜。10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资治通鉴·汉纪》【译文】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怎么可以独自活下来呢?
文章插图
11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资治通鉴·周纪》【译文】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12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资治通鉴·宋纪》【译文】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13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译文】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