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生|《张医生与王医生》

王医生|《张医生与王医生》
文章图片

与其说是一次时隔三十年的初中同学聚会 , 促成了《张医生与王医生》的写作契机 , 不如说是作者之一的伊险峰蓄谋已久:他似乎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 , 来书写他眼中的沈阳“社会”的变迁 , 写出他对这座城市的感喟 , 以及他作为此中一员的长期观察与评述 。 某种程度来说 , 《张医生与王医生》意不在只为两位医生写个人成长史 , 也是在为沈阳写一部城市精神的变迁史 。
中国社会四十余年来的成就举世瞩目 , 无论在城市建设、经济形态、社会关系、精神习俗、生活水准等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在彰显整体辉煌的同时 , 我们也不可忽略局部区域的某种欠缺或失落 。 比如 , 作为曾经拥有中国最成熟工业化体系的东北 , 其城市化进程曾经走在全国前列 , 但是多年来 , 东北形象与工业化渐行渐远 , 反倒更多与乡土之间产生了关联 , 乡土气息浓郁的明星红遍全国 , 人口逐渐外流 , 老工业基地振兴屡屡成为热门话题 , 甚至某一城的超低房价让国人瞩目 , 这种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何在?
在一场聚会中 , 媒体人伊险峰与众多同学时隔三十年后久别重逢 , 其中包括张医生与王医生 , 某种机缘巧合 , 他萌发了写这两位老同学的念头 。
张医生与王医生事业有成 , 职业体面 , 进入到人生最为成熟稳定的阶段 。 他们都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 , 在80年代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 并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各自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 显而易见 , 张医生与王医生人到中年 , 尚未到要开始写人生传记的阶段 , 但对于作者而言 , 他们的人生历程是一个时代、一个城市、一个“社会”的样本 , 是一个叙事和观察的切口 , 由点及面 , 作者试图从他们的人生阅历中寻找到一些共性 , 而这些共性 , 又与沈阳这座东北工业城市四十余年来的发展有着一种无处不在又若隐若离的关联 。
从个体轨迹来探讨一个城市精神世界的形成 , 这是一次野心勃勃的尝试 。 在《张医生与王医生》之前 , 我们还没有见到过类似的文本 。
虽然所处环境完全不同 , 将东北与美国的铁锈地带相提并论失之简单 , 但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层面而言 , 可以将《张医生与王医生》拿来作为类比的 , 是几年前在美国出版的《乡下人的悲歌》 。 与成长于铁锈地带族群所感受到的情绪相类似 , 时代对城市精神的塑造 , 以及投射于个人身上的微妙变化和体验 , 是知识人饶有兴趣而巨大的命题 。
作为媒体人 , 伊险峰、杨樱选取两位步入中年的张医生与王医生为写作主角 , 究其原因 , 是因为他们的人生印迹有着丰富的解读视角 , 有意无意地对应着中国社会 , 尤其是沈阳这座城市社会形态的巨大变化 。 他们承接了来自父辈的浓重的时代烙印 , 又实现了自身从工人阶级向上完成的“阶层跃升” , 同时又开启了下一个全新面貌的年轻世代 。 这样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过程 , 在张医生与王医生这一代人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
所以 , 在《张医生与王医生》一书中 , 两位主人公的主体故事之外 , 作者做了大量铺排 , 笔触通往生活或明或暗的各个角落:张家与王家的祖辈家史 , 两位母亲数十年对家庭的操持 , 单位以及单位生活 , 工业城市沈阳曾经的辉煌与改革大潮之后的失落 。 当然 , 叙事的聚焦点是在张医生与王医生:他们生于斯长于斯 , 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事业成长 , 无一不深受这座城市的影响 , 而恰恰又是无数的他们 , 共同完成了沈阳城市精神属性的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