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生|《张医生与王医生》( 二 )


作者之一的伊险峰说他写作过程当中有两个疑问:一是沈阳是当年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 , 为何到90年代之后 , 反倒成为乡土的形象?产业工人何以会有那么强烈的“社会”性特征?这两个疑问推动着他们对两位医生、他们的家人与朋友所做的大量采访 , 张医生王医生等无数沈阳人的性格形成、命运轨迹何以至此?沈阳何以至此?
事实上 , 不单沈阳 ,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话题常常成为媒体的热点 , 双雪涛、班宇等作家的崛起被冠之以“东北文艺复兴” , 鹤岗的超低房价引起全国性的关注 , 都是在回应这种集体性的思考 。 《张医生与王医生》一书 , 正是媒体人或知识分子的思考成果 。 正如李海鹏在序言中所说 , 此书“以工业城市、单位社会、稀缺经济、工人阶级文化、男性气概、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为经纬 , 编织出一只捕兽笼 , 试图捕捉人们口耳相传的神秘的‘社会’ 。 ”
张医生与王医生跨越近五十年的经历 , 他们经历过贫穷时代 , 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 , 经历过工业化城市由盛而萧条的过程 , 而今天 , 他们是这个城市里的主流人群 , 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 于个人而言 , 他们仍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职业生涯要继续;于社会而言 , 城市将往何处去 , 正好到了一个需要驻足思考的时间点 。 这是一个双重时间点的叠加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作者伊险峰、杨樱选取张医生与王医生来作为叙事的出发点 , 显示出了媒体人和知识分子的敏锐性与思考深度 。
非虚构的写作方式 , 让《张医生与王医生》既有新闻采访的现场感 , 又有作为社会样本的社会学意义 。, 媒体人的写作方式让全书有新闻特稿般的流畅 , 读者读来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书中人物与人际关系 , 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寻常可见;陌生的是 , 我们还甚少见到从社会学意义对城市精神与个体成长之间互文关系所做的深入分析 。
【王医生|《张医生与王医生》】一如毫无炫技的书名所示 , 《张医生与王医生》通俗易懂 , 当个人成长的故事来读也完全成立 , 而一本书能让读者顺畅读完 , 又在掩卷之后引发他们的思考 , 对于作者来说 , 写作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 (刘炜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