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诗词六首说冬至:冬至至后日初长,冬至阳生春又来( 三 )


“冬至至后日初长 , 远在剑南思洛阳 。
青袍白马有何意 , 金谷铜驼非故乡 。
梅花欲开不自觉 , 棣萼一别永相望 。
愁极本凭诗遣兴 , 诗成吟咏转凄凉 。 ”唐 · 杜甫《至后》
这首杜甫的诗 , 其实也是写的冬至 , 因为冬至节气段长达15天 。
最醒目点题的句子是冬至这天之后 , 白天开始变得长些 , 阳光也就给人温暖长久的感觉 。
在这样寒冷的冬天 , 最初最美的回归的太阳里 , 你最初想到的什么 , 就是最深的心情和愿望 。
杜甫因为躲避安史之乱 , 从洛阳带着家人流离到当时的四川境内 , 已经数年 。
这里虽然地气膏腴 , 杜甫也建了草堂 , 生活相对安稳 , 但是他心里的思念 , 越来越强烈 , 他想回故乡 。 他不是因为想闯荡告别的家乡 , 他是被战火逼迫 , 背井离乡 。
当安史之乱结束后 , 杜甫肯定归心似箭 。 只是手上的盘缠或者还不够支撑漫长的旅途 , 所以冬至节这寒冬里明丽的太阳 , 一方面让他欢喜 , 一方面让他惆怅 。
欢喜的是 , 太阳回归 , 天气日暖 , 正好回乡 。 想必家乡的冬至更加热闹有乡情 。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
惆怅自然是 , 这样的意愿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落实呢?
每到佳节倍思亲 , 至少在唐宋 , 冬至也是不打折扣的大节 , 他乡有他乡的热闹 , 故乡的热闹更令人向往 , 因为有不能割舍的乡情和人情 。
“晓日迎长岁岁同 , 太平箫鼓间歌钟 。
云高未有前村雪 , 梅小初开昨夜风 。
罗幕翠 , 锦筵红 , 钗头罗胜写宜冬 。
从今屈指春期近 , 莫使金尊对月空 。”北宋 · 晏几道《鹧鸪天 其十四 》
宋朝注重农事 , 发展农业 , 而且冬至也更民俗化 。
在农村 , 太平的生活让冬至节更加热闹 , 迎神 , 聚会 , 游村 , 而且女子头上 , 带着各种喜庆过冬至的头花头幡 , 喜气洋洋的人们 , 花团锦簇的装饰 , 热闹的笙箫宴会 , 让农村里冬雪寒冷里 , 别有一种人间的火红 。
可以看到冬至至少是准备了好几天 , 因为冬至那天的太阳一出来 , 已经笙歌鼎沸 。
这是雪后的乡村集会 , 已经不局限在一个村子里 , 大家纷纷走在路上 , 天气很好 , 云在高天 , 一路上梅花开在晴雪里 。
这应该是在乡村祠堂举行的宴会 , 大家盛装济济一堂 , 女性的头上挂着红幡 , 也许是从家里带过来的 , 也许就是祠堂里有专门的人现做现写 , 人人头上插着 , 迎风招展 。
冬至是太阳回归 , 这个曲指 , 很有意思 , 就是有人问什么时候过年 , 什么时候立春 , 自然有德高望重 , 学识渊博的人 , 掐着手指给你答案 。
春天不远了哦 , 大家一起喝酒 , 不要让酒杯空着 , 迎接明年大有之年 。
明清两代的冬至 , 皇帝贵族间的仪式比较隆重 , 比如祭天的天坛就是明朝之后建立的 , 改变了从前皇帝祭天临时搭建土丘的那种做法 。 但是民间 , 因为年关靠近 , 像宋朝那种农村聚会的狂欢就淡化了 。 但是在农村 , 还保留冬至祭祖的风俗 , 饮食中也有冬至吃饺子 , 养生和团圆之意 。
但是了解冬至节气含义的人 , 无不钟爱这冬日暖阳 , 因为代表一种日新和春回 。 是一种清新和希望 。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