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体@重续篆法的王澍,继承二李衣钵创篆书三要,其字看似纤细实则柔韧( 二 )

结体@重续篆法的王澍,继承二李衣钵创篆书三要,其字看似纤细实则柔韧
文章插图
圆劲,即用笔圆润,从而使笔力遒劲。王澍的《论书剩语》言:“笔折乃圆,圆乃劲。”,要在圆转之中表现劲健的笔力。以《临李阳冰缙云城隍庙碑》的“有”、“唐”、“乾"和“元"四字结体为例:一是使线条本身的弧度发生改变,如将“乾” 字右下部分,王澍夸大了弧线本身的弯曲程度,“元” 字下半部分也如是;二是转折处的弧度增大了,如王澍的“有”、“乾” 字上半部分,比之李阳冰原贴更为圆润。结体@重续篆法的王澍,继承二李衣钵创篆书三要,其字看似纤细实则柔韧
文章插图
可以说,王澍在大量考证书迹真伪的过程中,立足于古人的经典书作,自然会对其书学审美产生影响,尤其是王澍瘦劲的书法风尚。细瘦道劲的线条能够使篆书作品显得丰腴。他在《虚舟题跋·书谦卦家人两卦篆书后》说:“篆籀之书,自古为难,笔不坚不瘦,不圆不劲,不瘦不劲,不能变化。”他认为,只有用笔以“坚”,才能使字达到瘦劲的效果。“坚"即坚固,是指保持用笔力道坚硬稳固。只有在这种稳固而坚硬的力道的作用下,才能留下稳定并有劲道的线条。结体@重续篆法的王澍,继承二李衣钵创篆书三要,其字看似纤细实则柔韧
文章插图
而“腴”则是一种空间观感。在字形结构中,笔画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瘦乃腴”这个判断,实际是指细瘦修长的笔画相互配合,能够分割出更大的空间,即细瘦修长的笔法能够带来更加丰满的留白。如《临李阳冰缙云城隍庙碑》,王澍加长了笔画长度,在保留原有的字形结构宽度的基础上,形成更为瘦长的比例,实际上是对字形空间的一种延伸,如此,较之李阳冰的书作,更显丰腴。结体@重续篆法的王澍,继承二李衣钵创篆书三要,其字看似纤细实则柔韧
文章插图
圆乃劲,瘦乃腴都好理解,但是参差到底所指为何,并且,其所说的整齐又应当如何理解?他在《论书剩语》结字一节云:“结字须令整齐中有参差,方免字如算子之病,逐字排比,千体一同,便不成书。”这与王澍所一贯主张的自然变化观是一脉相承的。他在处理单字结体时,顺应其体势,自然发展,不受其他因素过多的干扰,不刻意追求方整或变化。遵循这一创作原则,各字结体就浑然天成,进而,在字字天然的情况下,各字行间距参差错落,在不同的空隙中气息互有补充,一处缺损就有另一处补完,章法就达到了自然相成、和谐统一的高度。结体@重续篆法的王澍,继承二李衣钵创篆书三要,其字看似纤细实则柔韧
文章插图
如:《谦卦轴》,王澍依据每个字的字形而结构,有长有短,有宽有瘦,即结体变化丰富。又因为结体各有变化,造成了间距的差异,而不同的间距差异形成各异的疏密空间对比。各异的空间疏密对比遵循合适的规则和比例,在通篇章法上体现出和谐而统一的观感。结语:篆书盛行时期是商周、秦代,再到唐代,元明是没落期,直到清初王澍的出现,使得篆书再现又一高峰。王澍的篆书承二李衣钵,同时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感悟,他的“篆书三要”全面涵盖了书法创作中笔法、结体、章法三个方面,这对篆书书写能够提供全面的指引,使其篆书独领清初书坛。——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