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苏轼: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

王安石#苏轼: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
文章插图
作者:洞见·一默
再大的风浪也掀不起内心的波澜。
苏轼有个朋友叫王巩。
在“乌台诗案”里,被苏轼牵连,贬到宾州。
宾州偏僻荒芜,毒瘴遍布,九死一生。
王巩的歌伎寓娘却毅然随行,陪伴左右。
后来王巩北归,苏轼为他接风洗尘,席间问寓娘:“岭南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
寓娘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万事万物都在人的心里。
一个人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
无论境遇如何,若能内心安定,不忧虑、不惶惑,便是生活佳境。
王安石#苏轼: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
文章插图
01

  • 安于理想,立身之本。
冯仑曾说:“理想特别像中药,虽然药性慢,可它解决根本问题。”
一个人一旦心里有了方向,这辈子就绝不会迷茫,不会懈怠。
无论面临人生何种境遇,只要理想不灭,人就不会颓唐。
苏轼小的时候,跟着母亲程夫人读书。
读到《范滂传》的时候,程夫人讲述范滂不畏强权,为民牺牲的故事。
小苏轼深受感动,立志向范滂学习,正直廉洁,仁心爱民。
从此之后的五十年里,无论得意失意,无论荒野庙堂,他都从未忘记。
“乌台诗案”爆发之后,苏轼被贬黄州。
戴罪之身,没有俸禄,一家人全靠为数不多的积蓄过活。
他见当地贫苦,很多人因为养不起孩子,随便把孩子抛在荒野,任其自生自灭。
苏轼不忍心,成立“育儿会”。
对收养弃婴的农家资助一定的钱米。
他虽然是罪官,却努力动员士绅捐款。
自己囊中羞涩,又没有收入,却也捐了十贯的善款。
回到朝廷之后,他又积极推动立法,对抚养弃婴奖赏,对杀婴弃婴处罚。
神州大地,成千上万的婴儿因此得以活命。
苏轼一生最高做到礼部尚书,距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他半生被贬,漂泊不定,身边几乎没有什么钱财。
半生穷困,却从不为金钱所累。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始终践行着仁心爱民的理想。
这是儒家的底色,是济世救民的情怀,也是浸入骨髓的善良。
被贬惠州的时候,苏轼手头只有几十贯。
惠州的羊肉上百文一斤,他嫌贵,转头去买了几十文一整架的羊脊骨。
带回家放在火上烤好了,撒上调料,吃得津津有味。
一百文的羊肉舍不得吃,一千贯(100万文)的修堤费,苏轼却是眼都不眨。
【 王安石#苏轼: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惠州有一座狭长的丰湖,东西隔绝,交通不便。
当地一直想修一座桥,让两岸百姓方便来往,但是修堤的钱官府几十年都没有批下来。
苏轼听说之后,找人一合计,修堤需要三千贯。
于是卖掉了皇帝赏赐自己的犀带,折现一千贯,悉数捐出。
他给弟弟写信求援,苏辙日子并不宽裕,听说哥哥要修堤筑桥,二话没说把皇帝的赏赐变卖,差人送来一千贯。
兄弟二人带头凑足了三分之二,当地的士绅也被动员起来,纷纷捐款,最终凑足了三千贯。
苏轼把惠州人放在心上,惠州人知恩感恩,以夫子之礼待他。
大堤建成之日,百姓把堤称为苏堤。
因为有这道“苏堤”,惠州人渐渐把丰湖称为“西湖”,意思是惠州与杭州比肩,丝毫不差。
很多人在逆境中容易变得愤世嫉俗,苛待他人。
慢慢变得偏执冷漠,对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
可苏轼却从没怨过什么人,也没恨过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