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中无字画 愧作乐都人

王十梅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历史悠久 , 诸多考古遗迹的发现证明 , 至少在四千多年前 , 就有远古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
三老赵掾之碑拓片 。 王十梅 翻拍
【书法|家中无字画 愧作乐都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 在乐都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家中无字画 , 愧作乐都人 。 ”乐都人对书法的喜爱仿佛早已浸入骨髓 , 融于血液 。 如今 , 乐都区28万多人中 , 会创作书法作品的人就有约1万 。 2013年乐都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选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 是青海省惟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
从柳湾彩陶符号到朱元璋敕赐瞿昙寺匾额
乐都的文化缘起何时 , 很难有定论 。 从目前乐都发现的遗址以及出土的粟、黍等农作物可以看出 , 至少在四千多年前 , 乐都地区就已进入了农耕文明 。
当生活安定富庶后 , 人们开始了对美的追求 。 在乐都 , “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 , 在这些彩陶上 , 原始先民绘上了许多复杂的纹饰 。
在柳湾墓地 , 出土了一些颜料的加工工具和绘彩工具 , 再加上柳湾彩陶上笔法流畅的纹饰 , 考古人员推断 , 当时的人可能已经开始使用毛笔 , 他们或以毛为笔 , 或束草为笔 , 或折枝为笔 , 蘸着颜料 , 在彩陶上绘制各种纹饰 。
远古先民绘制的各种彩绘符号 , 仿佛留给后人的一道道谜题 , 令人遐思 。 学术界认为 , 这些彩陶纹饰已“具有较为稳定的文字特点” 。
三老赵掾之碑残件 。 王十梅 翻拍
纳西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 他们使用的文字被称为纳西族东巴文字 。 有专家考证 , 纳西族源于中国古代氐羌族 , 秦汉时期他们从青海出发 , 沿着雅砻江和金沙江南迁,最终抵达云南 。 将柳湾彩陶符号与纳西族文字进行对照就不难看出 , 有许多纳西族东巴文字与柳湾彩陶符号非常相似 。
在青海发现的年代最早且具有书法艺术价值的作品是三老赵掾碑 。 它被称为青海第一碑 , 是黄河上游地区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汉碑之一 。 这通碑出土时 , 引起了全国考古界和书法界的关注 。
20世纪40年代 , 三老赵掾碑出土于乐都 。 完整的三老赵掾碑碑额刻有大篆书“三老赵掾之碑”6个大字 , 全文有汉代正隶694字 , 落款为“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造” 。 可惜因为火灾 , 三老赵掾碑被毁 , 如今碑身仅存碗口大一块 , 馆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
三老赵掾碑是汉隶中的佳品 , 书法界评价此碑书体精美 , 兼有张迁、华山、校官诸碑之长 , 介乎曹全和孔庙之间 。
多年来 , 三老赵掾碑成了乐都人发展书法艺术的底气 。 三老赵掾碑记载了汉朝时期的河湟往事 , 其中就有赵宽“教诲后生 , 百有余人 , 皆出俊艾 , 仕入州府”的记载 。 赵掾名赵宽 , 掾是古代官职名 。 赵宽作为当时的书法大家 , 将书法这门艺术广为传播 。 也许就是从那时起 , 乐都就有了西北颇有影响的书法教育和书法传承 。
老鸦峡自古以来就是连接甘、青的交通要道 , 峡谷两侧壁立千仞 , 谷内湟水激湍 , 奔流不息 。 《碾伯县志》记载 , 老鸦峡内曾有唐朝开元年间凿刻的摩崖石刻 , 是河湟地区唐代摩崖石刻的代表作之一 。 按照书中记载 , 乾隆年间任西宁府佥事的杨应琚曾亲自前往查看老鸦峡唐代石刻 , 在其编著的《西宁府新志》中杨应琚写道:“余曾亲至其地 , 抚摩久之 , 因字小年远 , 风雨侵蚀 , 已模糊不能辨矣 。 惜哉!”
在乐都瞿昙寺有一块明朝皇帝朱元璋敕赐“瞿昙寺”匾额 , “瞿昙寺”三个大字雄浑厚重、庄严肃穆、法度森严 。 除此之外 , 瞿昙寺中还有许多牌匾碑刻及楹联 , 无一不是难得的书法精品 , 极具史料价值和书法鉴赏价值 。 这些牌匾楹联、金石碑刻最终成为乐都地区书法发展的重要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