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中无字画 愧作乐都人( 二 )


常有文人墨客到河湟碑林参观学习 。 王十梅 摄
从先秦时期的古羌地 , 到汉时中原王朝经略河湟 , 再到历朝历代统治青海 , 乐都一直是河湟农耕文化的中心地带 。 随着历代中原王朝移民戍边政策的实施 , 来自中原地区的汉人陆续进入乐都 , 乐都文化也随之越来越繁荣 , 书法这门艺术也越来越普及 , 最终融入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
留书乐都的左宗棠、于右任、赵廷选、吴栻……
文人墨客是书画艺术的主要创作者和传播者 , 他们的墨宝无一不是乐都人民眼中的珍宝 。
在我国古代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 书法是读书人必须研习的实用技能 , 同时也是读书人入仕的“敲门砖” , 许多古代任职乐都的官员 , 或多或少对乐都书坛产生了影响 。
唐朝时 , 乐都是陇右节度使府所在地 , 历任陇右节度使无一不是名将能臣 , 这十几位陇右节度使中 , 颇有书法造诣的不乏其人 。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名将哥舒翰任陇右节度使期间 , 曾任左骁卫兵曹参军、哥舒翰幕府掌书记 , 在河湟生活一年多时间 , 留下了许多与青海山川风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诗篇 。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记载 , 高适之后 , 当时还有吕温以及佚名诗人等数位文化造诣很高的文人途经青海 。
乐都是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 , 历朝历代官员、使臣、商旅、文人往来不绝 , 唐以后的历朝历代 , 越来越多的书作留在了乐都 。
在乐都 , 还有许多官员、文人留下的碑记匾额 。 《乐都县志》记载 , 乐都现保存有“三碑一匾” 。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原教授张得祖介绍 , 三通碑记中 , 一通是会景楼、凤山书院合璧碑 , 正面是进士陈仲录撰写的《碾伯会景楼记》 , 背面是道光时期碾伯知县冯曦撰写的《创建碾伯凤山书院碑记》 。 第二通是西宁道按察使司杨应琚撰写的《重建碾伯县文庙碑记》 , 三是民国时期代理县长火灿刻立的《冯玉祥语录碑》 。 一匾是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为碾伯县宏济寺题写的“五蕴皆空”匾额 。 “这些碑匾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 更是学习和研究书法艺术的重要范本 。 ”张得祖说 。
在众多过境乐都的文人中 , 还有一位对乐都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的书法大师 , 那就是于右任 。 作为一代宗师的于右任先生 , 1943年冬结束在新疆的视察工作来到青海 , 逗留乐都期间 , 他下榻于当时同乐公园会景楼 。 于右任先生在乐都期间 , 品尝乐都软儿梨并赋诗“休道葡萄味甘美 , 冰天雪地软儿香” 。 当他看到乐都文人李兰谷撰、林育德书写的一副“放眼界以游观楼台会景 , 振精神而抗战花木皆兵”的对联后 , 于右任赞叹道:“此对联题意豪放深刻 , 书法高而工整 , 充分表达了青海山河的壮丽和民族抗战的决心 。 ”这不仅是对这副对联的肯定 , 也是对乐都这个书法之乡的肯定和褒扬 。 于右任先生又为乐都同乐公园题写匾额“还我河山” , 他还应请求为乐都学人和人民群众留下了几十件珍贵的墨宝 。 这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一直是乐都人的文化瑰宝 。 这些作品在乐都这块重视传统 , 尊重文化 , 敬仰圣贤的土地上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影响 。
彼时 , 青海其他地区的文人也在乐都留下了不少作品 , 如清朝西宁书法家张思宪撰书的“义表春秋”匾额 , 西宁文化名家来维礼留下的诗歌佳作 , 书法家李德渊留下的墨宝 , 等等 。
乐都的文化发展 , 除了有过境官员、文人等的滋养 , 本地文人更是功不可没 。 明清时期是青海 , 特别是河湟地区教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 随着儒学的兴起 , 特别是乐都凤山书院的举办 , 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学子越来越多 。 《西宁府新志》《西宁府续志》以及《碾伯县志》中记载 , 明清以来 , 碾伯县考取进士的有3人 , 考取举人的有17人 , 考取贡生的有40人 。 “这些人在书法上都有相当的造诣 , 其中不乏书法大家 , 他们对乐都乃至河湟地区的书法艺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张得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