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写生时善用“补色效应”,画作即会活泼生动

记得以前出外去写生 , 出发之前老师带领我们自制油画纸 , 把纱布用乳胶粘在厚厚的白板纸上 , 为了防止吸油 , 再刷一道白油漆 。
写生|写生时善用“补色效应”,画作即会活泼生动
本文图片

我们天天在农村转悠 。 我背着画夹、画具 , 肩膀上骑着儿子 。 看哪家有好院落 , 好树木 , 好面貌 , 比如漂亮的姑娘 , 或者白胡子老大爷 , 就到哪家写生 。
有一天来到一家民居院落 , 一圈土炕铺着花毡 , 土炕上一位大娘在操持家务 。 头顶上铺满了葡萄藤 , 点点阳光透过葡萄藤洒在地面上 。
老师画地面时 , 不是按照土地“应该有”的土黄“固有色”来画 , 而是画成了紫灰色 , 我们觉得奇怪 , 然后仔细观察 , 真的是紫灰色 。 为什么呢?老师又在紫灰色上潇洒地点了几笔鲜艳的金黄、橘红、粉红 , 我立刻明白了 , 原来这是太阳的暖色光斑 , 在它的对比下 , 地面才变成了紫灰色 。 这其实正是人眼视觉的“补色效应” 。
写生|写生时善用“补色效应”,画作即会活泼生动
本文图片

有时我们画树影时 , 紫灰色的树影下并没有光斑 , 老师也要画几笔暖色光斑 , 我问老师:这是为什么呢?老师笑了 , 说:这就是为了破一破 , 一大片紫灰色显得太僵太死 , 来几笔光斑这一块儿就活了 。
怪不得老师的画总是那么活跃、热闹 , 生动 , 不像我画得发死 , 道理就在这儿 。
那些年我们每年都有创作任务 , 需要下乡搜集素材 。 反正画家的任务就是表现生活呗 。 我画好了素描草图 , 然后再画小色稿 。 画完之后还是色彩单调 , 发灰 , 看上去比较平淡 。
我请老师帮忙改改 , 老师用他娴熟的装饰风格 , 三笔两笔就给我改好了色稿 , 整个换了一种调子 , 表现的是落日晚霞映照下的山头 , 几位主人公全都被阳光映得通红发亮 , 阴影处成了蓝紫色 。
一块儿画画的伙伴 , 边眯着眼看边说:“真是不得了 , 看起来好像阳光真的很炫目 , 我们都不得不眯着眼睛才敢看!”
写生|写生时善用“补色效应”,画作即会活泼生动
本文图片

【写生|写生时善用“补色效应”,画作即会活泼生动】是的 , 他说得没错 , 真是那种感觉 。
我按照老师的小色稿画成大画 , 完成了创作 。 当然 , 我无法把阳光的效果画得像老师那样璀璨夺目 , 但效果确实比原来的效果好了许多 , 总算能交差了 。
有一年 , 老师和几位画家一起去伊犁草原写生 。 带回来好几十幅油画 , 每一幅都那么漂亮 , 尤其草原上的花儿 , 他用鲜亮的横笔触点染在竖笔触的绿草之上 , 每一笔花儿的下面再加一两笔冷色的阴影 , 一下子 , 那些花就好像活了起来 , 从画面上出来了似的 , 立体感特别强 。
写生|写生时善用“补色效应”,画作即会活泼生动
本文图片

我看他那么多写生 , 心生羡慕 , 不由说:“老师 , 你送我一幅吧!咱们一块儿这么多年 , 留个纪念嘛!”
老师照例爽朗地笑着:“行行 , 没问题!”但实际上并没有送我 。 当然 , 我也是画家 , 能理解老师的心情 。 每一幅好画都是画家的孩子 , 里面满满地酿着画家的心血 , 自己孩子哪儿有舍得送人的?
老师舍不得送没关系 , 我临上几幅不就全都有了 , 我对自己的临摹功夫还是有信心的 , 肯定能达到跟原作差不多的地步 。
但是想归想 , 这事稍微一拖 , 就没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