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王五|艺镜I 观《大刀王五》 重新认识北京“武”文化

12月18日、19日 , 北京京剧院新编武戏《大刀王五》在长安大戏院上演 。
这出戏主要围绕北京历史文化名人“大刀王五”的生平事迹进行创作 , 描写了在清末“戊戌变法”历史时期 , “大刀王五”忠肝义胆、救亡图存 , 终成一代豪侠可歌可泣的故事 。
大刀王五|艺镜I 观《大刀王五》 重新认识北京“武”文化
本文图片

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在之前曾谈到 , 京剧艺术发展至今经历了231年的壮阔历史 , 其中武戏作为“半壁江山” , 伴随了京剧的发生、发展、成熟全过程 。 现今京剧舞台上新创剧目中武戏匮乏 , 而北京京剧院有责任、有义务在当下重振京剧武戏 。
事实上 , 如果跳出“京剧”这个层面 , 而站在“北京文化”这个层面去观察和认识《大刀王五》的创排时 , 我们会发现它对于我们重新和全面认识北京文化 , 挖掘北京传统文化中“武文化”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与意义 , 是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的 。
北京京剧院希望借助这样一出新编武戏来扭转中国京剧“重文轻武”的局面 , 而对于北京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研究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 能否借助这出新戏的创作、演出、传播来重新全面认识北京传统文化 , 挖掘北京传统的“武”文化 , 恐怕其中也是大有学问的 。
大刀王五|艺镜I 观《大刀王五》 重新认识北京“武”文化
本文图片

“武”的背后是一种文化品格与精神
德胜门、宣武门、安定门、佟麟阁路、赵登禹路……从这些地名之中便可以感受到北京与“武”之间的关系:武源于争斗 , 继而战争 , 北京三千多年的历史 , 演绎着一出又一出的抵御外虏、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 。
远的不说 , 就说从于谦退兵到佟麟阁赵登禹抗日 , 有多少人以身捐躯 , 留得清白 。 可以说北京城存在的本身 , 就是一个民族其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 是一种救苍生于水火的爱国情怀的象征 。
大刀王五|艺镜I 观《大刀王五》 重新认识北京“武”文化
本文图片

在民间 , 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也有着一种急公好义、侠肝义胆的品格和精神追求 。 普通老百姓爱听武侠类的评书 , 痴迷于武侠英雄:从《三侠五义》到《雍正剑侠图》 , 从锦毛鼠白玉堂到童林童海川……老百姓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 , 归根结底 , 就是这些武林人物除恶扬善、扶危济困 。
而王五的身上 , 融合了上述两种“武”的精神与品格 , 下为黎民百姓 , 穷苦大众 , 上为国家前途 , 抵抗列强 , 尽显“侠之大者”四字 。 就像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所说的, 就像刘侗所说 , 《大刀王五》不仅是武侠人物 , 更是有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爱国志士 。 我们的近代革命始于戊戌变法 , 而王五则是为其保驾护航的人物 。 百日维新的艰难过程中 , 大刀王五所做的已经超出了一个镖师的社会责任 , 是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笔 。
大刀王五|艺镜I 观《大刀王五》 重新认识北京“武”文化
本文图片

“文”“武”相济 避害趋利
长期以来 , 人们对北京文化有一种误区 , 那就是北京文化属于士大夫文化 , 强调“文” , 注重“雅” , 实际上北京的文化 , 在呈现形式上 , 也总是“文”“武”相济 , 相互成全 。 就如同谭嗣同与王五之间 , 相互扶持 , 相互成长 。 北京的文化 , 没有“武” , 文则柔弱无力 , 软绵绵 , 如慈禧垂帘下的同治、光绪;没有“文” , 武则浑浑噩噩 , 一勇之夫 , 暴戾十足 , 不过是《定军山》里的夏侯渊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