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王朔评判鲁迅:他不是世界文豪,我没听说世界文豪只写过这点东西
文章插图
世界十大文豪是谁最初定义的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从名单中我们能看到四位东方文人,再缩小到咱们中国,就只有鲁迅一人了。
鲁迅,这个令人敬畏的名字,在那个时代,他的笔和纸就是刀和枪,其著作中无一处不能见到悲惨的社会,他也深入剖析造成这悲惨社会的原因。人无完人,哪怕全世界的人都敬畏他,也总还是有“不喜欢”鲁迅的人。就比如王朔,他曾评判鲁迅:他不是世界文豪,没听说世界文豪只写过这点东西。
文章插图
被时代磨没了的性格与情感
在搞清楚王朔的言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王朔这个人。
王朔是圈内有名的编剧,一开始是写书的,后来一本《编辑部的故事》算是在影视编剧圈正式上道。之前虽然也写过剧本,但是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从此之后王朔在写书的同时,更多把重心放在了影视编剧上,《甲方乙方》、《私人订制》等作品都是出自他之手。
王朔本身就是写书的,小时候也是在文学圈里长大的。他的家庭氛围很好,东走西走的经历为他之后写书提供素材。鲁迅的作品他当然也读过,小时候的王朔和现在的我们一样,都是鲁迅的“迷弟迷妹”,深深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文章插图
鲁迅所有的作品中,王朔最喜欢的是《阿Q正传》,他从这本书中读到了鲁迅看到的那个时代人的劣根性,看到了那个时代人的真面目,这是很多同时代作家没有写到或者说没有如此深入刻画的东西。对于后世的读者来说,实为一种精神财富。
王朔说,鲁迅就应该拿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在看完电影版的《阿Q正传》后他就改观了。
“《阿Q正传》是一部好作品,但是它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具有美的作品。阿Q太没有美感了,他是那个时代悲剧的产物。他能够体现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人,但是看久了就会觉得太枯燥,太没有艺术性,由此我们也能看到鲁迅被时代磨没了性格和情感。”
文章插图
在看完电影版《阿Q正传》后,王朔又重新把书版拿出来读了一遍,在这一边读完后有了以上的感想。确实是,我们一直以来关注的都是鲁迅书中传递的思想,鲜少有人去分析鲁迅作品呈现出独特风格的同时有什么缺少的东西。
在王朔看来,鲁迅抓住了那个时代人的特点,抓住了他们在黑暗社会中逐渐丧失了人性,但是他在关注到这些的同时,不知不觉间也把自己的性格与情感丢在了那个时代里。鲁迅的作品太冷了,很少能感知到人性的温暖,就算感知到了,他也亲手将它毁在你的面前。
通过这件事,王朔得出的结论是,鲁迅的性格已经和他作品的风格分道扬镳了。
文章插图
杂文短篇浅析
鲁迅的杂文和短篇是他个人写作的一大特点也是亮点。学生课本中选取的他的作品大多都不是杂文或者短篇,因为其本身的阅读门槛相较于小说来说是比较高的。对于鲁迅的杂文和短篇王朔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世界文豪不会只写过这点东西。
王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首先是从篇幅上来说,短篇花费的时间不会比长篇长。一部文学作品其框架的搭钩往往是最难的,《祝福》再好,它也不会比《红楼梦》难写。王朔曾说,鲁迅没有长篇可能不是他个人的损失,而是中华民族的损失。
- 七律!崔颢《黄鹤楼》千人无人敢仿,鲁迅一气之下仿一首,开篇就惊艳
- 美术$美术画作好坏如何“评判”,老师的“逆向审美”给出答案:丑≠差
- 语言|语感与幽默感
- 鲁迅|最美的回忆在童年
- 周作人!与鲁迅通信250封,在周家住到30岁,她为何没有成为鲁迅的恋人?
- 那个时代&宁愿花半辈子骂鲁迅,却不愿为丈夫做碗羹汤,离婚后在孤独中逝去
- 徐志摩$鲁迅作诗痛骂,冰心、钱钟书发文讽刺,民国大师为何容不下林徽因
- 母亲$鲁迅几乎从未正眼看过朱安,为何朱安孝敬婆婆到死,不离不弃
- 子嗣!一辈子没跟鲁迅成婚,却为鲁迅生下唯一子嗣,鲁迅称她为“害马”
- 爱无性@鲁迅的原配夫人,一生无爱无性无后,死后却被小妾草草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