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到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律?。?/h3>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个基本句式:(一)仄仄平平仄; (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 。
用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 , 可以构成四种平仄格式 。
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表示按照格律安排这个位置,虽然是平声,但也可用仄声 。,表示按照格律安排这个位置,虽然是仄声,但也可用平声 。杜甫的《旅夜书怀》就是这种格式: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第二种是以“平平仄仄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晚晴
?。厶疲堇钌桃?br>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
第三种是以“平平平仄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春日登楼怀旧
?。鬯危菘?准
高楼聊引望 , 杳杳一川平 。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
荒村生断霭 , 古寺语流莺 。
旧业遥清渭 , 沉思忽自惊 。
第四种以“仄仄仄平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 , 仄仄平平 。
从军行
?。厶疲菅?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宁为百夫长 , 胜作一书生
关于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郭和白都是入声字,属仄!古音分平、上、去、入声!除平声外,其它都属仄!不说自己写格律诗,单从读诗的角度看,这些还是弄懂的好!否则误会就出来了 。
搜索“平水韵”或“词林正韵”,了解一下,不难的!
另外,我不觉得你死板,写律诗或绝句就必究格式,否则不能以律诗或绝句自居!当然也有可以不究格式的,如古风或单称为诗的等…
跪求: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 。(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韵)
⊙平平仄仄 ,
⊙仄仄平平 。(韵)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 , (韵)
⊙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 。(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韵)
⊙平⊙仄平平仄 ,
⊙仄平平仄仄平 。(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 。(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韵)
⊙仄⊙平平仄仄 ,
⊙平⊙仄仄平平 。(韵)
标准五言律诗有平平仄仄仄吗有,要知道,律诗也好,绝句也好,在谈平仄的时候,是有这么一条规律的,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每句凡第一、三、五这几个字,即使跟原有的平仄格式不对也不算错;但第二、四、六,却一定要严守格律,不能弄得应平而仄,或应仄而平的.
谁知道五言诗的格式要求一般讲求的是压韵吧,多是第一,二,四句压韵就可以了 。
谁知到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律
文章插图
1、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 , 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 , 反之 , 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 。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 。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 , 每诗四联 。例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 , 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下面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 。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 。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 。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 , 如果押韵的话 , 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平仄目的诗词的意境可以给人美感,可以取悦于读者,或可以传情达意,给人启发 。于是有人想到为何不让诗词的声音也能给人美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说就此诞生 。随着平仄之说的刻意发展,到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诗词气势和意境的发挥和拓展,成了诗人的蹩脚鞋或包袱,大大地误入歧途、有违初衷 。特别是平仄之说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众说纷?。岩酝骋弧⒛岩怨娣? ,让学习的人无所适从,学会的人无法运用,这是对诗词文学的自我封闭 , 对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极其不利 。诗词的最终目的是走进大众、服务大众 , 我们不能因为传统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说而拒人千里 , 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诗词只是文体的一种,应该走进课堂、走进课本、走进考卷,让教师、学生乃至社会民众都喜闻乐见、共同参与 。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近体诗在第一句的第二字用仄声,称为仄起;用平声,称为平起 。五律以仄起为正格,七律正相反 。第一句的第五字为仄声,称为仄收;用平声,称为平收 。
(1)仄起仄收式:
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 , 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
秋夜独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
欲知除老?。ㄓ醒奚?。
(2)仄起平收式 。和仄起仄收式相比,仅首句改为“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分野中峰变 , 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3)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 , 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4)平起平收式 。和平起仄收式相比 , 仅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送赵都督赴代州
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
万里鸣刁斗 , 三军出井陉 。
忘身辞凤阙 , 报国取龙庭 。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近体诗在第一句的第二字用仄声,称为仄起;用平声,称为平起 。五律以仄起为正格 , 七律正相反 。第一句的第五字为仄声 , 称为仄收;用平声,称为平收 。(1)仄起仄收式:仄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秋夜独坐王维独坐悲双鬓 ,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唯有学无生 。(2)仄起平收式 。和仄起仄收式相比,仅首句改为“仄仄平平”,其余不变: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3)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平起平收式 。和平起仄收式相比,仅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 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赵都督赴代州王维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 , 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 , 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
五言律诗的格律加音轨+182089+1080五言律诗的形式特点+陈云凤
跪求: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仙是平音韵 。皇、扬是仄声韵 。在律诗中首句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朋友都误解了一三五不论的律例,例如: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 , 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
这是首五言律诗 , 其首句以全诗的韵脚为先引,气势使人吸引,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其中奥妙请楼主慢慢体会,在这里是一言难尽的 。
对仗的工井是与表奘说乃枷牍顾加泄氐?nbsp;, 不可以求工井而弃内容反之只求内容而工井差劣两者都是律诗的灵魂互为紧扣!
在律诗中有:小破格之说,即是说:除了韵脚即尾韵保持外,其它部分的平仄声韵可适予变动 , 古诗有很多如此毛主席的早期诗也有 。所以出现可平可仄声韵格律,要掌握这些必需多读多看多写,有一本书在讲述平仄音律中都详细讲述了,书中还有各种声韵平仄的单字,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如果国内没有可以去香港买 。这书是:书名:【诗词韵律】徐志刚编著,济南出版社,定价是港币:65元 。徐志刚是中国济南大学的,是1998年的版本 。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
文章插图
【五言律诗平仄】1、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 。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 , 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 。律诗八句 , 每两句为一联 , 每诗四联 。例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 。(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 。(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 。(仄仄仄平平)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 , 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每联之内,平仄相对 , 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平白了这三个规则,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排列出来放在 下面 供您直接套用即可 。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 。如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按规则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依照格律吗?不是的 , 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 。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 。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 , 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 。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 , 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扩展资料: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个基本句式:(一)仄仄平平仄;(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 。用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可以构成四种平仄格式 。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 。第二种是以“平平仄仄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平收式 。第三种是以“平平平仄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平起仄收式 。第四种以“仄仄仄平平”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平收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五言律诗的平仄规则(诗词格律解说(7))
绝句的平仄格式一般有几种 高手讲解下最近也挺在意平仄的问题了,学习以来,总结了一些自己理解的东西,跟卿交流交流,首先声明啊 , 是交流?。衙饣嵊写砦? ,各位高手路过,轻点拍 , 先谢过 。。
1:首先说一下平仄:平就是(一声、二声)的字,仄就是(三声、四声)的字啦 。至于什么古仄而现在是平声的字,巴拉巴拉一堆 , 我也懒得去了解了 。懂点皮毛,消遣消遣而已 。
2:然后说一下平起或者仄起:很长一段时间呢 , 我都不知道到底是从哪里起,后来才弄明白,原来起,指的是从第一句诗的第二个字算,如果第二个字是平声就是平起,反之就是仄起啦 。
3:五言或者七言绝句,都有非常固定的模式,意思就是每个字都必须有固定的平仄 , 这样完全符合格式呢,就称,哇,好工整 。
4:但素,又听说写诗啊,最主要的是意境啦,格式什么的其次 , 所以条件要放宽些,于是就是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意思就是呢,每句诗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呢,平仄可以随意 , 为了追求抑扬顿挫的效果呢,二四六位置上的字,还是需要按照格式,该平平该仄仄的 。(此是正对七言的,五言类推啦) 。
5:再说韵脚:我理解的就是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啦,分为一二四句押韵,或者二四句押韵 。除第三最后一个字平仄不论,其它句最好是平声收尾 。
6:以下来自复制粘贴 。
五言绝句:
仄起首句不押韵的五言绝句格律: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平平仄仄 ,
⊙仄仄平平 。(韵)
平起首句押韵的五言绝句格律:
平平仄仄平 , (韵)
⊙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七言绝句:
仄起首句押韵的七言绝句格律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 。(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韵)
(注:⊙表示可平可仄)
仄起首句不押韵的七言绝句格律: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韵)
平起首句押韵的七言绝句格律: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 。(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韵)
平起首句不押韵的七言绝句格律: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韵)
平起首句不押韵 五言绝句格律: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7:至于陆游这首诗的平仄,卿把拼音标准出来,自然就明白了 。
8:我最喜欢的关于梅的诗 王安石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
为什么喜欢呢,老实说,五绝跟七绝比 , 我更喜欢五言的 , 寥寥数字写尽风流 。王安石的五绝,我就不赞了,免得贻笑大方 。
五言律诗的基本格式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示例: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示例: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三种格式:首句入韵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示例: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
第四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示例: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
五言诗的格律律诗格律包括几个方面:一、平仄格律,二、押韵 , 三,对仗,四、附带的粘连、拗救等一些特殊格律 。也就是说,律诗格律最核心的还是平仄格律 。而平仄格律最核心的就是“平仄交递” 。平仄格律的线索是:单音节平仄→双音节平仄→两种五言节奏→两联四句五言基本句型→四种五言律诗格律→四种七言律诗格律 。即以平仄交递为规律,字→词→句→联→篇 。平就是平声,悠远低昂;仄,就是不平 , 短促有力 。音分平仄,就可以用平仄交替的音韵来加强诗词的音韵美 。读起来交替起伏,有抑扬顿挫之美 。这说的是字的节奏即单音节;但是单音节毕竟单调和缺乏表现力,所以扩大一点儿,出现词的节奏即双音节,这就又有了“平平”与“仄仄”的交递(双音节词的重音在尾字) 。而单纯的双音节又缺乏变化 , 于是单音节与双音节交错 。就有了基本的五言诗节奏:一、221;二、212 。用符号表示就是:一、□□/□□/□;二、□□/□/□□ 。按照以上两种句型,把“平平”“仄仄”放进去 , 就出现最基础的四种五言句型:①仄仄/平平/仄②平平/仄仄/平③平平/平/仄仄④仄仄/仄/平平 。这很好记忆 , 其实是两组联句:一、□□/□□/□(221型):①仄仄/平平/仄(出句)②平平/仄仄/平(对句)二、□□/□/□□(212型):③平平/平/仄仄(出句)④仄仄/仄/平平(对句)规律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平仄交递”,首先,双音节词与单音节字平仄交递组成句子;其次,句子之间上下对应、平仄交递组成联句 。因为平仄声本来的特点,自然区分出出句(上联)和对句(下联) 。仄声短促有力,适合联句中情绪渐升、达到高潮;但是如果就此结束,必然会感觉嘎然而止;所以就会接上平声结尾 , 悠远低昂,余音绕梁 。所以 , 出句(上联)以仄声煞尾,对句(下联)以平声煞尾 。即是甲联中①为出句(上联) , ②为对句(下联);乙联中③为出句(上联),④为对句(下联) 。(当然,有时为了达到特殊效果,也有仄押韵的,就倒过来了 。情况极少,不属定式)这“平仄交递”的“两联四句”就构成了五言的基本句型 。基本句型已经出来了,我们再按照“平仄交递”的规律,甲乙两联平仄交递就组成五言律诗格律了 。受字数限制,待续 。
五言律诗的诗体格律五言律诗每首八句 , 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与七律不同的是,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 。但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依然有首联用对仗的例子 。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 , 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黑体字为韵脚,要求用平声 。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唐)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 , 浑欲不胜簪第三种格式: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晚晴(唐)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 , 归飞体更轻 。第四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五言诗的平仄?《切韵指南》后面载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我想即使是不好诗词之人,多看些古典小说 , 如《红楼梦》,这句话必定是耳熟能详 。这句话是针对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 。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 。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
根据前两天的内容,我想大家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会有疑问,因为,如果当真一三五不论 , 那结果恐怕是满纸拗句,孤平泛滥了 。所以,这句话事实上是十分不全面的 。推其由来,我认为恐怕是为了让初学者抓住重点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二四六,的确是比一三五更需要“论” , 仅此而已 。
先说“一三五不论” 。这句话是不全面的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 , 第三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 , 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 。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 。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 , 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 。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 , 平脚的句子中能有一个字不论 。“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 。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 。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五言)来看,第四字并不一定“分明”;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 。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 。七言由类推 。“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
我个人觉得,看诗的平仄,首先应该以一联为一个单位(当然联间还有粘的问题) 。也就是说,一个字的平仄,很有可能要限定其他字平仄的选择 。因此,所谓“不论” ,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以牺牲其他位置平仄的选择为条件的 。而只要补偿得当,“分明”也不是绝对的
古诗的平仄有规律吗?什么是平仄?我们都学过汉语拼音,这个貌似小学一年级就学的 。汉语拼音有四声: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那么,粗略地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 , “仄”就是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 。也就是说,将四声简化为平仄两声 。为什么说这只是个粗略地划分呢,后面我们会说到,实际上诗词里每个字的平仄,不是按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来划分平仄的 , 而是按一种特殊的韵书叫平水韵的来划分四声 , 划分的方法与现代汉语有一些区别 。这个我们可以先不管它 , 我们现在先按现代的四声来吧 。
现在我们先来看成语 。曾经在某大学的一次讲座中,要求在场的学生随口说出一个四个字的成语,也就是最先想到哪个成语就说哪个 。学生说了很多,比如虎背熊腰、赤胆忠心、一马平川、疾风劲草、井井有条、峰回路转等等 。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它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 , 就会发现,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虎背(仄)熊腰(平)、赤胆(仄)忠心(平)、一马(仄)平川(平)、疾风(平)劲草(仄)、井井(仄)有条(平)、峰回(平)路转(仄) 。当时学生报上来20多个成语,除了两个不符合这个规律之外,其他的都符合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大多数成语符合这么一条规律:二四分明,也就是第二和第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我们如果翻开一本成语词典 , 就会发现 , 大多数成语符合“二四分明”这一规律 , 比例有多高我未做过统计 , 但凭感觉来说,应该有70%到80%,而那天学生报出来的比例要更高些,当时有20多个学生报了成语,只有两个人的不符合这一规律 , 符合的比例在90%以上 。这说明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说明汉语存在一种平仄交替的声律 。因为如果不存在这种声律 , 纯粹按概率的话,这种“二四分明”的现象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比例 。
二、说明有这种平仄交替规律的成语更容易被人记忆 。因为如果纯粹按概率的话,学生报出的成语,符合“二四分明”的应该与成语词典里的一致,就是70%到80% , 而现在达到了90%以上 。说明有这种规律的成语更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容易让大家脱口而出 。
我们知道,成语大都产生于唐以前 , 早至商周时期,这说明,汉语的声律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 不是人为硬性规定或编造出这么一个东西 。这种平仄交替的声律,就如舞步的鼓点,既有规律,又抑扬顿挫的富于变化,能达到悦耳美听的效果 。因此说汉语是形与音谐美的文字,汉语格律诗是形、音、意三者一体的完美结晶 。虽然四声和平仄是早已潜伏于汉语中的规律,但直到南朝,周颙、沈约等人才明确提出四声的概念,沈约并把这一概念应用到做诗中,提出了“四声八病”说 。“四声八病说”可以说是近体诗格律的前身 。近体诗的格律,是在唐代成熟的 。或者换句话说,近体诗(也叫格律诗)是在唐代形成的 。
我们会听到 , 格律诗有几个名称:近体诗、今体诗、旧体诗 。近体诗、今体诗这两个名称,是唐朝人命名的,因为格律诗产生于唐朝,相对于更早的古体诗而言,唐朝人就把格律诗叫近体诗 , 也有叫今体诗的 。旧体诗这个名称,是五四运动以后 , 搞新文化运动的那帮人命名的,因为这时候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 就是白话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新诗” 。因为有了“新诗”,所以原来的诗就被称为“旧诗”、“旧体诗” 。但也有一些人对“旧体诗”这个名称很不满,认为隐含着“过时”的贬意 。再顺便说一句,一些写新诗的人,对中国的传统诗歌一概称之为古体,这是不对的 。古体和近体是两种不同的诗歌体裁 。
二格律诗的格律
我们今天写格律诗,不必再考虑“四声八病” , 只要符合格律就行了 。下面就来讲讲格律诗的格律 。
既然四个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规律,那么六个字呢?八个字呢?我们自然会想到,这种规律是不是可以延伸呢?事实上确实是可以延伸的 。我们知道,常见的格律诗有两种,一种是五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五绝(五言绝句的简称),八句的叫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是七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八句的叫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 。那么,有没有六字一句的,或八字的一句的,或更多字一句的格律诗呢?理论上是可以有的 , 但极少见 。六字一句的前人作品有少量,八字一句的则几乎没有,或者只见于某些游戏诗中 。
古诗都有平仄规律吗?古诗词平仄之我见
古词和格律诗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
知 。以七律为例,首联 , 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
格对仗 。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
,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 , 二四六分
明 。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 , 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 , 同联当
中平仄相对 。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仍是
重要的原则 。
五言绝句的押韵规则是什么?五言绝句[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 。[△] △ (平)平平仄仄 , (仄)仄仄平平 。△ ·例词参考·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 仄起为常见 , 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晚唐以后,首 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 , 其余不变 。五言绝句 [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 , 其余不变 。
五言绝句的平仄对仗及押韵
七律,五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格式 。标明平仄和韵 。律诗一般8句 , 中间4句须为对偶句 。
绝句一般4句 。
乐府诗是典型的既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的诗歌 。
近体诗五言绝句押韵平仄方面的要求近体诗在格律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字数(句)数固定:近体诗对字数的要求非常严格,句数一般律诗八句,绝句四句 。句数必须是偶数 。字数上有的每句五字,称五言;有的是七字,称七言 。
2、押韵严格:近体诗的押韵有以下几个要求:1、偶数句必须押韵(有时首句也可以押韵);2、必须押平声韵;3、必须一韵到底,不能中间换韵 。
3、讲究平仄:平仄上的要求是近体诗的灵魂 。主要是四种基本句式按照“粘”和“对”的要求组合而成 。所谓“对”,是指同一联中对句和出句的平仄应当相对(尤其是双数字及句尾) 。所谓“黏” , 是指下联出句第二字和上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应当相同 。
4、要求对仗:对仗是近体诗的一个要求,有的诗歌的对仗不一定在哪一联 。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对仗,一首诗中必须有至少有一联是对仗的 。
求帮写3首原创的五言绝句 , 要求符合平仄和押韵,急求谢谢抬头,于秋阳中仰望天空,一朵悄然而过的流云,遮住暖暖的光线,远处,山,水,云 , 树仿佛重叠在视线中,天高,云淡,伴着我一颗纯净无尘的秋心 。
- 律诗的特点
- 浅谈律诗中颔联 兀自是什么意思
- 一三五不论 什么什么分明
- 苦中作乐的诗句_以“苦中作乐亦心宽”作为七言格律诗第一句,作一首诗
- 自创五言律诗_自创押韵五言诗
- 王维的五言律诗_四句的五言诗大全
- 歌颂祖国的诗词_赞美祖国古诗有哪些七言律诗56字
- 常用词牌107个简介 词牌名格律平仄规则
- 杜甫的春望_杜甫 《春望》的平仄?
- 李白古诗大全_李白五言四句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