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岭$卢明专栏 | 话说金线岭

土岭$卢明专栏 | 话说金线岭
文章插图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古典名著《水浒传》写水泊梁山有个重要去处——金沙滩,山寨的大队人马出征或回山,常经过此处。人们回味水浒故事,常常对此处十分关注,每生疑问:真实的金沙滩存不存在?有的话,在哪里?
《水浒传》所写,应当有所本。郓城是水浒故事发祥地,人们更喜将《水浒传》里的金沙滩,与地理上实际存在的金线岭联系在一起。因为,金线岭就在郓城以东,直抵梁山脚下。施耐庵熟悉郓城地域,顺手写出,是很自然的事。
明崇祯《郓城县志》记载:“金线岭在县东十里许,自梁山发脉,东西横亘三十余里,高低不齐,上多官柳,垂条如丝,故名。”这说明,金线岭在明代,便是郓城重要的地理存在,时人还将“线岭秋烟”列为郓城十景之一。
那么,在坦荡如砥的平原地带,怎么会有岭的存在呢?这岭记录在古人的史志中,今天是否还有形迹呢?
有的。一般人不一定注意,心细者便有线索可考。《郓城水利志》记载, 从1954年测绘的五万分之一地形图可以看出,郓城、梁山一带,果然有一道长长的岭子。自然,这岭不是石岭,而是土岭。岭自郓城宋金河东岸唐店起,走向东北经红门厂、陈屯,再经梁山县的郭堂、蔡林、司垓,到达汶上县的张坝口。岭宽约2公里—5公里,高出两侧地面2米—3米。郭堂向西北经鲍垓、王垓、倪楼还有一道,走势与现郓城、梁山县界大致重叠。此岭与前岭形成一个“人”字形交叉,高宽均不如前岭。第三道土岭,自郓城县城东小民屯至嘉祥县黄垓。技术人员分析,这些土岭沙质土壤,似系黄河溜道所形成,也有人说这是一条为时不长的黄河河道,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故改道后形成一条带状高地。至于土岭形成的时间,可能在南宋初年黄河南徙梁山泊被淤平以后。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后,“漫水三股行走,均汇至张秋穿运”,在东阿县鱼山处夺大清河入海。由于大清河原河道“深阔均不及黄河三分之一,寻常大水,业已漫溢”,粱山一带遂成为黄河自然滞洪区。金线岭由于地势高,成为黄水南侵的天然屏障。
建国初期,利用东平湖滞洪,为防潮水倒漾,于1950年春、冬两季,由郓城、南旺两县出工,利用古金线岭北线的较高地形,修筑了金线岭堤:西起郓城唐庙北南金堤,东西走向至倪楼,过宋金河至鲍垓出郓境入南旺县,经郭堂、蔡林至袁口接老运河堤,修堤标准:顶宽3米,边坡1:2,高出地面一般1.5米至2米。1958年东平湖堤完成后,司垓以东改建为水库围堤,司垓以西的金线岭堤失去防洪作用,国家遂放弃管理,群众逐年取土,平毁种地,致使金线岭堤日渐高低不平,参差不一,但形迹仍存。
关于金线岭与水浒好汉的关联,有不少说法。通晓黄河治理史的水浒研究家丁永林先生就记述过一些。他说,北宋末年,宋江领导农民起义,曾以梁山泊作根据地,在金线岭上留有不少遗迹。梁山东南11公里处的徐集镇蔡家林村,地处金线岭上,村西有一片高地,传说宋江起义军水师鏖战凯旋,常在此处晾晒盔甲,故名“晒甲林”。后称为“蔡家林”,简称蔡林。村西曾有“歇马亭”,现已不存。梁山南11公里处现拳铺镇拳铺村,亦位于金线岭上,传为宋江起义军靠船码头,故称为“船住堡”,后称“船堡”,又演变为“权铺”,清末改为“拳铺”,《水浒传》中所描写“朱贵酒店”即在此处。当时投奔梁山的各方义士,常以此处为落脚点,由朱贵派船接送,渡水泊,上梁山,加入义军。《水浒传》中著名的“金沙滩”也是在这里。